广水市历史悠久,从吴店、城郊、广水等地出土文物看,早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至商、周、秦、汉各朝,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经济比较发达。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战略要地,著名军事家孙武曾用兵于三关——即广水市境内武胜关、平靖关、黄土关。南北朝时,南梁与北魏在三关反复进行争夺战。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清末的捻军、太平军,都在广水长期转战。自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广水更是重要战场。辛亥革命有刘化欧领导的武胜关起义,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武胜关、平靖关是重要战场。抗日战争初期,日军进攻平靖关,与国民党守军激战半月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第五师部队1945年9月在四望山地区集中,师部住浆溪店尹家湾。1947年人民解放军南下,回到广水开辟解放区,1948年3月有余家店大捷。同年10月,在三台山、团山一线,人民解放军江汉、桐柏军区各一部与国民党张淦、黄维兵团进行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7 政治经济 编辑本段
广水已初步形成了以精品卷烟、造纸包装、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以粮食、畜禽、水产、蔬菜、食用菌、林果茶等六大产业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特色,是全国粮食大县、商品牛和养蜂基地,全省重要的烤烟、蒜苔(砣)、银鱼、生猪出口基地。在近三年时间内,广水将建成亚洲最大的乳酸生产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的小针剂生产基地,湖北最大的防水卷材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再生纸生产基地。截止2009年12月底,广水市159家规模企业中,150家企业实现盈利。全市生产总值122.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7.2%和34.9%。
2009年2月10日,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正式发文,批准广水市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这是继洪湖、京山之后,武汉城市圈的第三个观察员。
作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广水市将比照城市圈成员单位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参加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会议,及武汉城市圈有关协作互动等活动。
广水市区位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配合非常密切。广水市委市政府早在2006年就明确提出了“对接大武汉、服务大武汉、融入大武汉”的工作思路,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开展对接武汉城市圈各项工作,不断扩展广水和武汉市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全市上下形成了“主体互动、载体机动,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目前,省社科院、两型社会试验区研究中心学者为广水市制定的《融入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蓝皮书》初稿已经出台,广水对接大武汉工作已全面展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