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社会事业

家乡区县: 安徽省宣州区

教育

2012 年宣城市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各类教育发展更加协调,教育体育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成果。

学前教育

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幼儿园455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13 所,民办幼儿园342 所,在园66821 人,幼儿园教职工4857 人,专任教师2704 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5.09%。[13]

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28305 人,其中广德5458 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14638 人,其中广德2887 人,中职学校招生13667 人,其中广德2571 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占高中阶段的招生比重为48.57%,达到省定的职普比,47%要求。高中毛入学率达89.88%,连续4 年突破85%大关,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2012 年,本科达线7969 人,比2011 年净增340 人;达线率由2011 年的43.47%攀升到52.52%。普通文理本科达线6502 人,比2011 年净增70 人;达线率由2011 年的43.28%攀升到50.80%。一本达线1889 人,达线率由2011年的12.89%攀升到14.76%;二本达线2605 人,达线率由2011 年的17.77%攀升到20.35%。高分段,600 分以上人数所占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理科600 分以上379人,比2011 年净增115 人,最高分678 分;文科600 分以上164 人,比2011 年净增140 人,最高分646 分。宣城是全省16 个市未被通报考试违规的两市之一, 完美实现考风考纪违规零记录。首次成功举办2012 年安徽省“皖南片”高招咨询会。

特殊教育 

宣城市有特教学校2 所,即市特殊教育中心和旌德特教学校,泾县特教学校和郎溪特教学校在建设中。宣城市“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5%以上,建立起“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宣城市特教中心设有听障部、智障部、聋儿语训部及职业高中班,14 个教学班,150 名学生。张茹、李宗立在全国交互式白板教学应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陈彦荣获二等奖。

职业教育

2012 年,宣城市拥有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宣城市工业学校、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4 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 所———安徽省徽州学校;省级示范中职学校4 所———芜湖地区卫生学校、郎溪县职教中心、旌德县职教中心、宣城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 市级示范3246所———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宣城市广业高级职业中学、广德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新增西林街道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绩溪县华阳镇等4 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和郎溪县毕桥镇等8 个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高等教育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位于宣城市南部科教创意园区,规划办学用地面积2135 亩,总建筑面积约60 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可满足1.2 万名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和教职工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2012 年9 月,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次面向全国27 个省,市计划招收普通本科生2615 人。合工大宣城校区建设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科技

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高新技术企业102 家,全省第五,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 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 家,省级创新试点企业11 家,全省第五,省“十百千”行动企业84 家,全省第五;建有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1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 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 个;有效发明专利201 件,全省第五;宣城市7 个县市区均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其中宣州、宁国和泾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宁国市被批准为全省首个省级自主创新试验区。

科技政策与环境

2012 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科技形势报告会、科技创新推进会、科技创新大会三个高规格科技工作会议;出台《关于促进市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科技创新若干政策规定》和《中共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两大重要科技政策;组织开展科技进园区活动,设立市开发区科技办公室,编印《科技创新服务手册》。

高新技术产业

2012 年宣城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净增28 家,总数达102 家,较上年提升一个位次,居全省第五;新批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58 项;宣城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22.9 亿元,增加值达93.1 亿,同比分别增长28.52%、29.29%。

科技创新平台

2012年,宣城市建立首家安徽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家;创建首个国家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宁国经济开发区再次被评为省级创新型园区,郎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顺利通过省级高新区申报论证; 新增“科技路路通”创新服务站2 个,宁国创新服务站升级为分中心;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移交市开发区管理,创业中心,市开发区科技园一期开工建设6 栋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12.78 万平方米。

卫生

2012 年, 宣城市医疗机构1190 个,公立医疗机构804所、民营医疗机构386 所,其中综合医院20 所,公立医院8 所、民营医院12 所、中医医院6 所、专科医院13 所、妇幼保健机构6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4 个、乡镇卫生院70 个、村卫生室702 个、门诊,部300 个。市、县区疾控预防机构11 家,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7 家。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3854 人,其中执业,助理师4338 人、注册护士4249 人,在岗乡村医生1407 人。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287 人,硕士研究生115 人。开放床位9038 张。各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总数为914.2 万人次,其中医院349.5 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64.7 万人次。市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1 个、临床医学重点发展学科12 个、临床医学特色专科9 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6 个和省级中医特色专科5 个。1 个国家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泾县。

基层医疗

2012 年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免费招收26 名医学本科生、26 名医学专科生,组织40 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2012 年,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为123.18 万人次,较2011 年上升52.79%;次均费用为 宣城商务局

47.73 元,较2011年上升2.85%;住院2.76 万人次,较2011 年上升16.03%;住院次均费用1212.57 元,较2011 年下降13.35%;医疗收入15521.95 万元,较2011 年上升28.07%。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13 所县级公立医院,在职人员总数5626 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02 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523 人,执业护士2375 人,医护之比为1∶1.56;实有床位4040 张。推进管理体制、药品采购机制和运行补偿机制3 项重点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步落实政府投入、价格调整和医保支付政策。综合改革工作于2012 年12 月15 日全面实施,其中广德县作为改革试点县,其2 所县级公立医院于2012 年11 月1 日起实施。各地于12 月15 日前全面完成药品盘存工作,库存药品总金额3921 万元,库存药品让利群众达500 余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宣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际参合人数182.92 万,参合率100.69%,较2011 年增加0.97 个百分点, 列全省第6 位。宣城市基金累计支出44519.41 万元,占当年应筹资基金总额的83.02%。参合农民累计受益398.49 万人次,平均受益率达217.85%,住院实际补偿比58.63%。建立新农合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各定点医疗机构与新农合机构间的网络核报。全面推行使用IC 卡,方便参合人员报销。

体育

1957年6月,举办等级运动员田径测验,宣城中学、宣城师范学校、城关各小学及一些职工共80名运动员参加,结果有20人分别达到国家少年级和三级运动员标准。至1958年10月,宣城市有48人成为等级运动员,其中国家少年级17人、国家三级31人。截止1958年底,有国家等级运动员55人,其中二级3人,篮球2人、田径1人、三级35人,篮球4人、田径31人、少年级17人,田径。至1960年上半年,宣城市有国家等级运动员216人,运动健将1人、一级2人、二级23人、三级122人、少年级6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运动员等级制度不存。1978年后得以恢复。至1987年,宣城市共培养国家二级运动员21人,参加业余体校训练的学生基本都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此外,由县业余体校输送到省体工队的运动员1人现为国际运动健将、2人现为国家一级运动员。

2012年在国内和省内的重大比赛中,宣城市运动健儿共获得16枚金牌、21枚银牌和20枚铜牌。2012年宣城市共有国际级运动健将1人,运动健将2人,一级运动员4人,一级裁判员2人。宣城市共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所。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胡伟红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hwh_dzsw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胡伟红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88840437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胡伟红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34624851.html

 

记忆&流年(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