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耕地面积为2710352亩,占全境总面积的86%。其中失耕荒地80万亩,当年总播种面积为3937049亩,复种指数为145.3%。1958年,共种植水稻20万亩。[11]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8张)
1970年,全县只有耕地202.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地由1949年的4.2亩降至2.6亩。1976年,耕地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28%。[11]
2012年,亳州全年全市粮食总产88.5亿斤,比上年增加4亿斤,增长4.7%。其中,夏粮总产61.5亿斤,增长6.4%,实现连续9年增产。小麦亩产突破500公斤,实现了“小麦亩产千斤市”目标。养殖业生产基本平稳。全市生猪存栏141.4万头,增长2.6%;出栏287.2万头,增长5.2%;肉类产量30万吨,增长5.2%,其中猪肉22.5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0.6万吨,增长6.8%;奶产量1.4万吨,增长8%;水产品产量4.8万吨,增长4.4%。[12]
工业
亳州近现代工业源于传统手工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地已能制造陶等器皿。三国时期的酿酒,唐代的绢织,宋代的绉纱以及明清时期的减酒、酱胡芹、万寿绸、毛毡等亳产手工产品,在
中原宝藏 花戏楼(2张)
全国享有盛誉。清宣统元年(1909),同茂顺蛋厂建立,成为亳州现代工业的发端。[13]
198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26977万元,其中国营工业产值710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7012元;县属集体工业企业产值876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050元。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国营工业6283万元,集体工业3726万元,乡办工业2291万元,村办工业142万元。全市50多个工业行业,生产各种产品千余种,创造出一批名特优产品。古井贡酒三次蝉联国家金牌,古井特液、低度曹操贡酒分获金樽奖和银樽奖,另有部优、省优产品20种。[13]
2012年,亳州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增长18.2%,增幅比全省高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分行业看,在我市30个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实现增长,多数支柱行业增速较快。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25%,食品制造业增长36.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3%,医药制造业增长1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7.0%,汽车制造业增长17.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2.7%。在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中绝大多数产品产量呈增长态势,其中原煤144万吨,同比增长28.0%;白酒(折65度)10.7万千升,增长16.4%;人造板75万立方米,增长29.3%;水泥248万吨,增长53.2%。[12]
园区建设
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亳州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2000年地级亳州市成立时,开发区完成6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任务,成为亳州市新市区,已整体移交给谯城区。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是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模式,实行财税独立、封闭管理的运营体制。
亳州工业园区:亳州工业园区是2006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园区,位于亳州市区西部,东临京九铁路、济广高速、许泗高速,105国道、311国道穿境而过。
涡阳县工业园区:涡阳县工业园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涡阳县,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面积28.2平方公里,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
蒙城经济开发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前身是蒙城牛群经济园区,2001年3月份由市政府批准设立,规划建设面积7.4平方公里。2001年7月份动工建设了中国牛群商贸城,占地400亩,总投资2亿元。
利辛工业园区:利辛工业园于2003年5月19日经亳州市政府批准设立,园区位于县城西北部3公里处,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调整为1.2平方公里。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王朋 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wp1063628333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3526063.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