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
鼓子秧歌是滨州民间的传统舞蹈,起源于阳信、惠民一带,居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滨州民间流传甚广,惠民县更是将 其发扬光大,创造出了 “大鼓子秧歌”。鼓子秧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大鼓和大锣。主要以大鼓的节奏划分为“三点子”、“五点子”、“七点子”秧歌。舞姿粗犷豪放,节奏强劲,场面宏伟壮观。充分表现了滨州劳动人民强健的体魄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堪称民间艺苑的奇葩。
2010年,洋湖乡张杨村鼓子秧歌(七点子)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村每年春节期间都到附近乡村、县城汇报演出。
信县流坡坞镇前菅村的民间艺术“哈拉虎”,也叫“哈拉头”、“牛骨戏”等,以手拿的伴奏乐器而得名,演唱所持乐器有两种,一种用木头木板制成,当中凿成6个格,每格中间镶6个铜钱,摇动时,铜钱及木头发出哈拉哈拉的响声,故称“哈拉虎”。
文化遗产名称:哈拉虎。于2006年申报“传统戏剧”类成功,所属地区: 山东 · 滨州 · 阳信县遗产编号:Ⅳ-31
土特产品
1.阳信鸭梨,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富含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之功效。《本草纲目》把鸭梨的功能注定为:“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鸭梨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阳信县栽培鸭梨历史悠久,唐、明时即有大面积栽培,现有梨园20万亩,被誉为“鸭梨之乡”。阳信鸭梨在全国展评中屡屡盖压群芳,蝉联桂冠。
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
地理标志商标名称:阳信鸭梨;注册号:3233659;商品类别或名称:鸭梨;注册人:山东阳信鸭梨研究所;地域范围:山东阳信县阳信镇、河流镇、劳店乡、水落坡乡、商店镇、翟王镇、洋湖乡、流坡坞乡、温店镇等9个乡镇。
2.紫花苜蓿
为阳信传统种植的特产,紫花苜蓿以株茎粗壮,花繁叶茂,细嫩高产,营养成分丰富而闻名中外。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回国,然今处处田野有之”。阳信种植苜蓿历史悠久,至明朝嘉靖年间即已大面积栽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