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之土家族

家乡区县: 湖南省永定区

张家界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历史上有属于古代巴人一支的说法,另说是古庸国的后裔,也有世代繁衍于此的古代土著先民.更有称为蛋蛮、天门蛋蛮、武陵蛋蛮、南蛮、武陵蛮等叫法。

张家界土家族人讲义气、重感情、热情好客、吃苦耐劳、易信人,忌受骗,淳朴、憨厚、信巫尚鬼,相信兆头,尊奉土老司(巫师),好战,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素有战功和领袖产生:单相成、覃后、向王天子等起义广受流传,而在明朝协助朝廷出兵东南沿海大举击败倭寇更是让朱元璋歧视少数民族的政策得以泡汤,并获御赐“东南第一战功”牌匾。大革命时期土家族人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的号召转战大西南创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解放后又在朝鲜和越南战场上屡获战功!曾有一名将军说“土家族是中国最能征善战的民族!”。

张家界土家族的特色菜式:石耳炖土鸡、各种腌制品、腊制品,喜食酸辣,另有泥鳅钻豆腐、合菜(三下锅)均以辣椒、花椒、胡椒、大蒜、胡葱、韭菜为主要的饮食作料。

张家界土家族人也有很丰富的文化艺术,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舞蹈,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摆手舞会,也是社巴节中必不可少的节目。土家织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即土家铺盖)是土家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仅织锦图案就多达数百种,它跟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还有各种山歌,手工艺品(土家背篓)等等无不丰富着土家人的文化艺术生活。

张家界土家族现在的服饰和当地汉族的服饰差不多,但是以前的服饰是与各民族有所不同的,更不象苗族那样有很多的银饰,它更接近生活性、实用型。土家族男人一年四季都要包头(用长达二三米的头巾成人字型缠裹在头上),穿对襟短衫,多扣,下着长裤,不喜穿袜,系绑腿。女穿短衣大袖,左仞开襟,滚镶花边,原着八幅罗群(据沈从文考察为土家族最正宗原始的服装),后改为镶边筒裤。未出嫁的少女一般都穿大红大绿的服装。

张家界土家族的房屋多为依山而建,成虎坐形。其中土司或土官居住的木架屋,雕梁画柱,房顶盖瓦,俗称吊脚楼。因历代朝廷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土家族被赶进了深山老林,生活条件艰苦,加之地理位置不平,所以房屋均以下部木桩垫平,故称吊脚楼。

土家族现行的婚姻制度与汉族接近,但仍保留一些原始婚俗的残余,如以“山歌为媒”的自由择偶,婚礼中“哭嫁”的习俗等。土家族过去多实行火葬,后受汉族的影响实行土葬,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是赶年,六月六等。

赶年是土家族在明朝时期响应朝廷的征调去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时留下的习俗,据说当时为赶时间而把出发的时间定为大年三十,所以当时的土司就下令提前吃团年饭,因时间关系无法做出许多菜肴而把腊肉、萝卜、豆腐放在一起炖着吃(俗称合菜,又叫三下锅),后大胜而归,故此习俗得以保留下来,称为赶年。

六月六是土家族为纪念起义领袖覃后王被凌迟处死的日子而产生的节日,覃后王在明朝洪武五年为抗击朱元璋的少数民族歧视政策而起义先后打败朱元璋亲帅的五为侯级将领后惨遭叛徒的出卖而败,在南京被朱元璋在于六月六日凌迟处死(剥皮),当时日月无光、乌云密布、飞沙走石,朱元璋惊疑为错杀天人,当即跪拜并承诺每年的六月六让出王位三天后,天气转好,朱元璋当即叫人把覃后王的皮晒干制成鼓放于大殿之上,为防虫蛀霉变,每年六月六要翻晒,土家族先民为了纪念在每年的六月六都会有盛大的祭祀活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土家族的有忌把衣物放在灶上,随意移动火扛中的三角架,禁吃狗肉,客人不得与少妇坐在一起,可以和少女坐在一条长凳上,忌在家里吹口哨,打呼鸣和随意敲锣打鼓。

我是一名土家族的人,我竭诚地欢迎您的到来,我将和您一起体会大山的奥妙、大自然的神奇、我们土家族的余韵,带给您一次美好的旅程!

郑北星(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