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全国兴办新学成风。1914年春,当时的新兴县国民政府在县古筠书院正堂设立新兴县立中学堂,此乃新兴县第一中学的前身,1916年,根据当时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易名为新兴县立中学。1931年春,县政府从前清县衙迁至城南金台寺,拆县衙署及城墙将其中一部分砖石运至井料冈建学校。1934年春,学校建成,遂迁新兴县立中学于斯。
新兴一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18年5月,县立中学首先发起,率县城各学校师生及工商界举行集会,抗议北京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军事同盟条约”,向北京政府发出抗议电。会后列队游行示威。五四运动期间,学校师生走上街头声援,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行列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新兴县立中学带动县城各校师生深入商号检查、清点日货,当众烧毁,捐赠衣物钱粮支援前方将士。
广州沦陷后,新兴成为抗敌后方,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部,西江特委等曾来新兴县立中学驻扎,学校遂成西江地区抗日救亡重地。1939年2月学校为避开日机轰炸,迁往本县龙山国恩寺办学, 4月26日,日机9架再度轰炸县城,有弹一枚击中学校中座楼,受严重坏, 1942年2月学校再由龙山国恩寺迁回井料冈原址。1942年学校开始设立高中班,解放初停办。1946年,中共粤中区一批共产党员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学校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此时国民党三青团亦公开在校园中拉拢学生,形成了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学习高潮。建国后,学校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建设。1950年参加县举办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以新兴县立中学师生为主,毕业后奔赴农村开展革命工作。在共 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学校规模日益扩大,1950年将县立师范、私立兴育中学、私立延平中学并入新兴县立中学1953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结束后,学校更名为新兴县第一初级中学,私立船岗初级中学被并入。1956年复办高中,学校正式定名为新兴县第一中学。1960年,革命老前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区梦觉同志曾来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作了重要指示;当时全校已设有28个教学班。十年动乱期间,学校受 到严重冲击,一片混乱,校图书馆两万多册藏书散失,实验室大批仪器和化学药品被捣毁,损失十多万元,大批教师被关押批斗,1968年12月至1969年12月,学校一度停办,学校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浩劫。
1976年,中国共产党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革,国家从此进行拔乱反正,新兴一中走进了新时代。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之后,全县人民又把眼光注视到这所在本地区威望很高的中学。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县委县府重新确立新兴一中为县的重点中学,逐渐调回原来的领导和教学骨干,加强和充实了学校的领 导和 教学力量,有计划投入大批资金修复教学设施,购置教学和实验器材,增添图书等,教学 秩序逐步走向正常,这一年,新兴一中恢复对全县招收初、高中学生。
我的营销网络地址:http://www.wm23.cn/hyuti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44744735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44744735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