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盛名。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无与伦比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在千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荟萃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使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名扬四海。自贡地区的年节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点。这里自唐以来便有新年燃灯的习俗,延至清代即有“狮灯市场”、灯杆节“;到二十世纪初,又渐形成节日的提灯会,更有放天灯、舞龙灯、戏狮灯、闹花灯等活动。从而发展为集地区民风民俗之大成的会节声闻海内。据史记记载,唐宋时自贡地区已逐步形成新年燃灯、元宵节前后张灯结彩的习俗。唐宋时期的自贡地区,新年和元宵放灯、燃灯之时,民间杂技、杂耍等表演活动亦尽显其间,深得观灯民众的喜爱。南宋淳熙二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在其写下的《沁园春》一词中写道:“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花灯”,可见当时自贡地区新春张灯、放灯已为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当然,这与生来形成的灯会尚有差异,所以,唐宋时期应为自贡灯会的萌芽时期或初始阶段。
灯会是具有历史传统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化活动。早在西汉初年,灯会就见諸文字记载。后来,发展为人们一年一度寄托理想、祈祷丰年必不可少的盛事。“天子与万民同乐”就是指古代灯节盛景。自贡地区早在唐宋年间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明清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各种会节。清中叶即有“狮灯场市”、“灯杆节”等灯会活动,“正月八日之后,各寺庙皆燃火树。各门皆点红灯。新年灯火甚盛······一城数亭,一亭各式。进入本世纪初,盛行提灯会。每年农历十月十日,每人手中提红灯一盏,上街游玩。点灯杆、挂宫灯和狮灯龙舞、莲花灯等仍为春节的主要欢庆活动。自贡地区”提灯会”、“放河灯”、“瞒天过海”等风俗较为盛行,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汉族文化色彩。自贡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并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逐步精湛起来。1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灯会。从此,灯会规模便由小变大,工艺由粗至精,灯具由个体发展为群体,由不动发展为联动,布展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至1992年,已在自贡举办了十届灯会,形成自贡灯会的独特风格。自1964年始举办首届灯会至1991年第三届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自贡人将这10年灯会简称为“自贡灯会”。自贡灯会以气势壮观、规模宏达著称;构思巧妙、制作精巧取胜;以灯景交融、层次迷离称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