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名人之杨涟

家乡区县: 湖北省广水市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对我们广水有突出贡献的人物,那就是杨涟。

     杨涟(1572年-1625年),字文孺,号大洪,谥忠烈,湖广应山(今湖北广水)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是东林党人,以敢言著称。天启四年上魏阉二十四大罪状疏,被陷害下锦衣卫诏狱。天启五年在狱中被阉党陷害致死,明思宗时平反。著有《杨大洪集》。

     杨涟一开始在东林党人中可以说是不起眼的人物,官位也不高,到明神宗驾崩时不过是兵部右给事中,但他却可说是明末东林党人士能够掌权的关键人物之一,在移宫案中出力颇多,并在明熹宗即位之后升任左副都御史,但由于东林党人士大量排除异己,也为他日后的惨死埋下了祸根。

     天启年间,明熹宗荒于朝政,朝廷权柄逐渐被宦官魏忠贤掌握。杨涟见魏忠贤窃权纳柄,阉党当道误国,于天启四年六月上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指出“宫中府中大事小事,无一不是魏忠贤专擅,即章奏之上,反觉皇上为名,忠贤为实”,认为“寸磔忠贤,不足尽其辜”但是熹宗未采信,批复“是欲屏逐左右,使朕孤立”。魏忠贤恨甚之,于是妄兴汪文言狱,以“党同伐异,招权纳贿”等罪名,逮捕杨涟等人入狱。七月,杨涟与左光斗遭酷法拷讯,五日后,竟惨死狱中,死前书《狱中绝命辞》。左光斗、魏大中被打死后均体无完肤。杨涟被阉党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以铁钉穿脑,当场毙命,死状最为惨烈。当其遗体被家属领出时,全身已经溃烂。

     明思宗即位之后,诛灭魏忠贤等阉党,并为杨涟等人平反冤案。杨涟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为忠烈,其子杨之易并得以进入国子监。

      杨涟不求家财万贯,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视死如归,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巧和qiao(2014-10-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