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州到应县

家乡区县: 山西省应县


说到应县,你一定要知道幽云十六州。应县,古称应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部落居住。
而“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
“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正因它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所以史上多兵事。
据记载,“唐末置应州,以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故名。”

应州领金城、浑源二县,治所在金城县。历代均称应州,辽属西京道,宋属云中路,金属西京路,元属大同路,明、清属大同府,民国元年五月改为应县。
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西汉置剧阳县、埒县,同属雁门郡。新莽改剧阳为善阳,东汉复旧。后废埒县,晋又废剧阳县。金属西京路。元属大同路。明洪武八年(1375)废金城县入应州,属大同府。清因之。民国初年改州为县,属雁门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重归山西省。1993年8月划归山西省朔州市管辖。
我的家乡并不大,只是一个小县城,但我爱它历史悠久,阅历丰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风情便让我心醉。每次回家,告诉路上大大的广告牌:塔乡儿女欢迎您!都让我有很大的归属感,正如它所说,我们欢迎您来应县,远方的客人啊!

 

景夜(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