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战国时(公元前305年)薛人,是孟子的重要门徒,是儒学名著《孟子》的主要编纂者。《纲鉴易知录》载:“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孟子》序言中也说:“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这两则记载,说明了孟子战国时期,周游列国,宣传儒家的仁爱治国之道和唐虞三代德政,希望各国能采纳它的主张,齐家治国平天下。魏、宋、滕、齐等国,都没有接受他的游说,最后他离开了齐国,回到了家乡邹,课徒讲学,他的门徒万章等,把他的言行主张记录编辑成《孟子》七篇,所以韩子说:“孟轲之书,非轲自著,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由此可见,孟子的伟大思想、言行,能够传播并存现在,万章的功劳是很大的。
万章是哪里人?史籍只说是薛人,别无具体记载。《滕县志•古迹篇》记载:“万章墓,滕县南六十里。”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多次进行调查,发现薛城区店子、刘庙、王庄三个紧紧相连的村庄就是万章的故里,即战国时期的万庄村。其西有西万(现属微山县),其东有东万店(今讹为东麦店)。店子原名中万店,省称店子。王庄是万庄的讹音。万庄所以湮没,是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微山湖淹没了沿湖的村庄。万庄被淹,万姓家祖迁到东北一带。解放后,尚有一万姓孤寡老人。刘庙关帝庙碑上刻有“万顺捐款五百”。王庄村西百米处原有小石桥,桥北端立有1.6米高石碑,碑上横书“万章桥”大字,碑文小字由于风雨剥蚀,泥水浸渍,字迹多不可辩,可模糊认出:“桥以万章命者,以其建于万章故里也……”此桥毁于1958年大跃进中,店子村西蟠龙河上原有中万桥,现在仅存桥基。万章墓已找不到,据传说,现在的关帝庙即是建在万章墓上的。周围尚存有战国时期的石板墓和商周时期的陶片、器皿。以上例证说明:王庄、刘庙、店子三个村庄就是万章的故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