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政府地位于长沙市郊岳麓山北的望城坡(现在属于岳麓区望城坡街道),故名望城区。
望城区为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市辖区,2011年6月21日设立[1]。地理上,望城位于湖南中部偏东,长沙城区西北部,周边与开福区、岳麓区、长沙县、宁乡县、湘阴县、汨罗市和益阳市赫山区相邻。全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政府驻高塘岭街道。经济上,传统农业为水稻种植,家畜以饲养生猪为主,传统工业有水泥建材、陶瓷和化工,湘绣为传统手工艺品。撤县设区之前的望城县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湖南省各县(市)的第四位,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九十二位,全境纳入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古代】
望城,古为荆楚地,自秦,汉设郡、县,经三国、晋、隋、唐及五代,历为长沙郡、长沙国、长沙县辖县;至宋元符元年(1098年),经元、明、清各朝,县境分属长沙、善化两县。
【现代】
1951年,从长沙县境划出湘江以西及湘江东岸北部部分地区置望城县。
1959年撤销望城县并入长沙县,1977年恢复望城县建制。现隶属长沙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长沙市26公里。辖城关、丁字、铜官、靖港、乔口、坪塘6镇及30乡,25个居民委员会,451个村民委员会。
1977年复置望城县。1951年建县时因县治设于今岳麓区北麓望城坡,故名望城县。今望城县治为高塘岭镇。
1996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29号)将望城县的霞凝乡划归长沙市开福区管辖。
2000年,望城县辖15个镇、4个乡。总人口686349人。
2008年,望城县所辖含浦镇、莲花镇、坪塘镇、雨敞平镇 四镇成建制划归岳麓区。
2011年6月,撤销湖南省望城县设立长沙市望城区。
2012年6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销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镇、星城镇、黄金镇、丁字镇,设立高塘岭街道、星城街道、黄金街道、丁字街道四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望城区辖4个街道、10镇、1乡。
“1923年1月,陶都铜官的窑工们正经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革命先烈郭亮陪同毛泽东深入铜官考察工人运动,激励了许多仁人志士同反动统治阶级势力作斗争……”为大家讲述望城区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望城的‘老故事’还要从毛主席说起。1922年冬,铜官劣绅恶霸刘雨华、李绶益等人联名向长沙县知县周瀛干呈文,提出向陶业工人收取“窑门捐”和“窑货税”。周瀛干认为有利可图,于是派人到铜官强迫征税,不交者就不准烧窑。陶工只好到长沙找郭亮商议,郭亮便领着这些人来到小吴门找到时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毛泽东沉思片刻后说:“我们先到铜官去看看再说。”
在铜官,毛泽东来到源嘉湖石头咀与工人代表一起商议对策,得知陶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毛泽东气愤不已。回到长沙后,他立马寻找了一份由时任省长的赵恒惕签署的《湖南宪法》,告诉大家要讲究斗争方法,用官府的法律条文与县署进行说理斗争,并亲自为陶工拟写免除“窑门捐”、“窑货税”的禀贴。郭亮奉湘区委员会指示回到铜官带领工人到长沙县署找周瀛干进行交涉,周瀛干迫于压力不得不撤销原案。这段故事也撰记在《望城县志》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