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发展政策(三)

丽江积极推进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战略举措,符合现代旅游业跨区域整合资源、联动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互惠互利的市场规律,是准确分析丽江旅游资源特性和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城市规模等诸多因素得出的科学结论。在旅游业已步入健康稳定发展轨道的今天,丽江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趁势而上,以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为核心,以区域合作为重点,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引领和带动丽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民族团结和谐与社会全面进步。  (一)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实施旅游开发大战略

  在积极推进构建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进程中,丽江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狭隘的地域观念、封闭意识,破除小富即安、骄傲自满等不良思想的禁锢,坚定不移地实施四大战略:

  一是优先发展战略。继续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的主导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产业导向、资金投向、政策引导上予以优先考虑和重点安排,坚持政府主导,有效解决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障旅游产业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始终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促进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模式,保持对国内外游客的巨大吸引力。

  三是精品名牌战略。进一步树立“全市一盘棋”、“区域一体化”、“旅游一条线”的大局观念,找准定位,优化品牌形象设计,锁定国内外重点客源市场,进一步探索完善政府企业紧密结合、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塑造鲜明的丽江旅游品牌形象,逐步使丽江旅游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

  四是大旅游开发战略。坚持区域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宗旨,打破地域壁垒,创新合作开发的整体运行机制,积极参与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旗帜鲜明地提出“三亚、丽江共同打造中国休闲度假新产品,共同引领中国休闲度假新潮流”的发展思路,与三亚等城市联手,加强区域旅游经济特别是休闲度假经济的合作,拓展不同风格、不同种类旅游景区、线路和产品互惠多赢的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建立区域旅游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区域旅游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航空引领,坚持不懈建设旅游大通道

  目前,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内的滇西北、川西南、藏东南三大区域,没有循环旅游线路,游客只能单向往返。丽江要紧紧抓住国家关于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络,加强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等政策机遇,突显自身在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门户和中心地位,继续做好丽江口岸机场申报建设工作,努力推进大丽高速公路、泸沽湖机场、丽攀高速公路、丽香铁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协调周边各州市共同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规划建设丽香高速公路、丽攀铁路、泸沽湖至稻城公路等交通项目,尽快开通丽江—林芝、丽江—拉萨、丽江—西昌航线,以及丽江—成都—拉萨航线。力争用5—10年左右的时间,构筑起“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从丽江进入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腹地的综合性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使丽江通往藏东南、川西南的陆地、空中通道更加便捷,形成游客既能够不走回头路,又能够充分体验多元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旅游环线,带动区域内旅游资源、线路的整合。

  以打造丽江、迪庆、甘孜、昌都、林芝等州市旅游经济合作圈为突破口,采取政府牵头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的模式,建立优势互补、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以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核心,企业主导、政府推动,争取把毗邻州市的旅游线路延伸过来,把丽江的旅游线路延伸出去,共同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打破各种限制和障碍,推进区域内旅行社组团、接待等一条龙服务,彼此开辟旅游市场,积极构建市场准入、旅游交通、旅行社组团和旅游投诉受理等领域的合作,增强区域旅游景区和产品的吸引力、凝聚力。

  (三)扩大开放,坚定信心培育旅游大市场

  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引进外资企业参与丽江旅游业发展。继续加强骨干旅游景区的资源整合、景点开发工作,提高龙头旅游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和旅游产品开发能力,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努力培育丽江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开拓旅游市场。

  推出以丽江为中心,辐射川、滇、藏的新线路和新产品,提升和完善丽江——迪庆——林芝——拉萨、丽江——泸沽湖——亚丁——稻城、丽江——迪庆——昌都——理塘——康定旅游环线,在这些精品线路上推出高端游客旅游房车、旅游汽车休闲度假产品,并对开展此类经营业务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支持。

  抓住国家关于有序推进香格里拉、丝绸之路等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与周边州市携手,尽快改变目前旅游宣传促销各自为阵、零敲碎打的局面,树立团队精神,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共同包装推介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有重点、分层次地对海内外客源市场进行宣传促销,提高旅游宣传促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抓住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的机遇,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四)改善管理,坚忍不拔营造旅游大环境

  在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建设进程中,过去那种“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旅游产业发展弊病应当得到最大限度地解决,并创造出最好的发展成果。政府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重心要转移到宏观调控、宣传促销、市场监管、监督检查、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依法管理转变,进一步提高旅游综合管理能力。

  努力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完善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旅游、工商、公安、商务、卫生、质检、价格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开展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欺诈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积极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发展需要,建设高质量的丽江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和拓展“一卡通”服务功能,使之成为非营利性的重要管理服务平台;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古城维护费征收方式,提升遗产保护管理水平,不断增进旅游城市的开放性和吸引力。

  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认真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制定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健全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加强对各种中介组织和旅游协会的引导,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作用。

  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增强“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旅游安全管理能力,以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餐饮安全为重点,严格安全标准,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倡导健康旅游,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大突发疫情通过旅行途径扩散。

  (五)培养人才,坚强有力建设旅游大队伍

  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会管理、懂经营、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开发一流的旅游资源,提供一流的旅游服务,打造一流的旅游产品。

  根据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要求,与周边各州市采取挂职锻炼、互派干部考察学习等方式,加强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在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积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利用云大旅游文化学院、丽江师专等大中专院校资源,实现政府与院校合作,院校与企业合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教育水平。大力扶持丽江各大中专院校建设,努力将丽江师专建设成立足滇西北,辐射滇川藏的文化旅游研究教育基地,将云南大学丽江旅游文化学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旅游院校,使丽江成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基地。

  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增强超前意识和针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规划,认真做好对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改革完善导游等级制度和培训考核工作,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

  实施全市旅游培训计划,加强对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等专业人才培训,使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与区域旅游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形象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狐狸尾巴(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