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积极围绕“突破五项指标,冲刺2006”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对接全县八大优势产业,坚持“引膨并举”、“民外合璧”,加快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唱主角”的步伐,逐步打造以鸭梨深加工、高新技术、工艺品加工、不锈钢制品、家具等为主导的企业集群。
农业产业化集群
阳信现有鸭梨深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鸭梨600多万吨,鸭梨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依托鸭梨品牌逐步形成了一条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路子。市重点龙头企业阳信金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与青岛客商合作投资3000万元建设鸭梨深加工项目(标准化生产加工车间正在紧张施工),生产“启康元”牌鸭梨醋、醋饮、秋梨膏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正与河北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鸭梨出口加工服务中心,实施“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阳信梨园建成一个集新产品培育、新技术推广的示范基地,使产品由传统向绿色无公害转变,并逐步打开美国及西欧市场。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已成为阳信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党委、政府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立足自身发展与市场需求,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对接。阳信伟国化工食品有限公司在与比利时BELDEM公司合作的基础上,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建立GMP车间,预计7月份可投入使用,届时将建成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突出自主创新,实现国内食品及面粉改良剂与生物工程应用生产的主导者地位。阳信金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客商合资成立的阳信佰利新型建材公司,生产保温材料节能产品,符合产业标准的车间正在建设,预计6月份投产,将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600万元。
工艺品加工产业集群。作为传统工艺品基地,逐步形成以生产、加工、出口为主的工艺品产业集群,现有集生产、贸易于一体的专门从事工艺品加工生产企业12家,辐射到惠民、商河、庆云、乐陵等周边县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欧美、韩国、日本等国家。通过产品扩散、技术辐射、联供联销等形式,解决了3万余名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实现社会效益1.2亿元。于2005年9月总投资560万元建设的阳信华泰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生产各种手工艺品和机塑工艺品,产品全部出口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年产值预计可实现3500万元。引进的奥阳工艺品服装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该项目的投产将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工艺品加工行业来,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另外,以东进(阳信)餐具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不锈钢制品、以盛达斯家具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家具制造企业集群也在蓬勃发展。
产业链拉长效益长
鸭梨出口公司达到3家,深加工企业5家,鸭梨保鲜库达到130多座,网套厂15家,纸箱厂7家,年创社会效益5000多万元,使“二三产业”收入大大超过鸭梨种植业,“种梨的不如存梨的,存梨的不如办厂的”成为梨乡的一道新奇观。这是拉长鸭梨产业链带来的变化。阳信鸭梨自唐初开始种植以来,经过近千年的选优汰劣,逐步形成果形美观、色泽金黄、醇甜适度、耐储运等优点,成为国内外水果市场上的畅销货。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受农业保护条款逐步推出、国外优质水果大量涌入以及农药、化肥等生产成本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甚至果贱伤农现象。对此阳信镇确立了“三三三”的鸭梨产业工作思路,发挥“品牌、规模、产业”三大优势,挖掘“加工、出口、招商”三大潜力,落实“建市场、上项目、提质量”三大对策,围绕鸭梨产业链抓生产、促效益,在推行标准化生产、增加“订单农业”比重的同时,给予政策、资金等优惠政策,重点发展鸭梨保鲜、深加工、包装、配货等鸭梨“二三产业”,不仅有效缓解了因鸭梨上市过于集中造成销售渠道不畅的难题,又提高了鸭梨价格,仅保鲜库就“吞进”全镇鸭梨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鸭梨价格强势“反弹”,连续两年保持在每公斤1.5元以上。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557131562/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