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遵义市,春秋战国时期,曾是巴、蜀、夜郎等邦国的领地。秦汉时期置犍为郡。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为播州。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播州改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平越军民府(隶贵州)。清初,遵义府改属贵州省。辛亥革命后,废弃府的建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为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先设桐梓,后迁遵义县城(即今红花岗区)。1949年11月黔北各县先后解放,设置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今为遵义市。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黔北小城遵义一幢两层灰砖小楼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首先由在中央负总责的博古代表中央作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史称正报告。
博古的报告称中央红军在根据地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失利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力量的强大,强调当时白区反帝反蒋运动没有显著进步,瓦獾芯墓ぷ髯龅貌睿位髡秸沟貌还唬鞲莸鼗ハ嗯浜喜还幻芮校约案莸氐暮蠓轿镒使┯ぷ髅挥凶龊玫瓤凸墼颉6浴叭送拧痹诰轮富由系拇砦笤蚯崦璧矗傅煤苌伲负趺挥猩婕啊?博古作报告时,毛泽东用一支白杆子的铅笔将不同意报告的意见,记在裁好的一叠毛边纸上。会议决议
(1) 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 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 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 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1935年2月5日,红军一渡赤水米到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鸡呜三省,洛甫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责。3月11日,红军在三度赤水途中,中央在遵义县的苟坝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全权指挥军事。在当时一战争环境中,它是中央最重要的领导机构。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小组,表明了新的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全党得到进一步巩固,也标志着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遵义会议所要解决的组织问题至此才大体完成,从而使红军赢得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巨大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建立,对当时的领导核心来说,有一个认识与加深理解的过程,随着革命的发展与不断实践而为全党所接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