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一中

家乡区县: 广安市广安区

 广安一中
1918年夏,14岁的邓小平结束了在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近四年的学习,随即进入广安县立中学堂读书。
广安县立中学堂就是现在广安一中的前身。原位于城西秀屏山下,是清朝广安进行科举考试的考棚,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改为县立中学堂。邓小平当时在第十班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全国范围内爱国学生开始了罢课运动。重庆成立了商学联合会,组织商人、学生共同抵制日货活动。由于从5月下旬以来一直处于罢课的局面,正常的学习无法进行,加上已接近暑假,于是,邓小平就离开了广安县立中学,从此结束了他在广安县立中学学习的历史。下半年,他便告别故乡,到了重庆,踏上了他人生的新征程。

  广安中学是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母校,和友谊中学是广安市城区唯一的两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也是广安市仅有的一个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她始创于1912年,其前身为民国名人蒲殿俊创办,广安中学校门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张澜先生从事过教育和革命活动的广安紫金精舍。1913年,担任川北宣慰使的张澜先生拨库银2万两用于广安中学校舍改善,为广安中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著名数学家何鲁先生创办并任校长的广安储英中学后来并入广安中学。
[编辑本段]校容校貌
广安中学是四川省面积最大,环境最优美的国家级示范高中之一,现占地面积460亩,校舍面积12万平方米。她北临渠江大道,南接思源广场,依山傍水,位置优越。这里,四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园林式学校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乐园。
[编辑本段]历届英才
1918年,邓小平同志考入广安中学,就读于第十班,学名邓希贤。1919年9月,十五岁的邓小平同志离开广安中学前往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从此走上追求革命真理、救国救民的道路。 除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以外,广安中学还培养出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如与小平一起赴法留学的中共早期党员、原中共中央特科秘书长、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参谋长、河南省委军委书记胡伦,原地质部副部长谭申平,原文化部副部长吴雪,原人民出版社副总编、副书记谭吐,小平胞弟原湖北省副省长邓垦,原云南省委秘书长候方岳,原黄埔军校上校训育主任钟韵明,原广东省委书记刘田夫,原安徽大学校长、安徽省副省长、现中国致公党常务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杜宜瑾,原省人大副主任邓自力,省政协副主席曾平江,原华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吕重九,地理学家向斗敏、王顺江,物理学家夏志国、王培大,原重庆大学副校长、力学家杨绪灿,医学家李明、李建业,农学家胡可俊,航空航天专家陶德平,卫星发射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张时英,作家魏继新,音乐家夏野,美术家彭召民,版画家丰宗铁,企业家蒋卫东等。著名的华蓥山游击队骨干成员中,有相当数量的广安中学师生,他们中有12名长眠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 近年来,广安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有:李德林、陈小平、邓小丁、李小毅、杨福林、李川、曾维军、刘田、杨一夫、蒋锐、周世武、毛桂林、蔡勇、张勇、王华、徐慎锟、龙文、苏怀洪等。
[编辑本段]所授荣誉
广安中学以“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社会”为办学理念,以“勤、诚、俭、静”为校训,以“争一流、创名牌、出特色、育英才”为办学目标,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校获得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最佳文明单位、省校风示范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诸多殊荣。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领导班子团结奋进、精干高效、教师队伍德高业精、热爱学生。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58人,其中有特级教师、高中级教师共计200余人;有国家级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专家、省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等18人;受到国家、省、市、区党政表彰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师德标兵、敬业明星、人才示范岗70余人。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广安中学建有现代化并安装有空调设施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艺术楼、校史园、学生公寓、食堂等;拥有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钢琴室、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完善的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编辑本段]近年教学成果
2004年高考广安中学应届上本科线525人,居广安区第1名。龙文以675的高分勇夺广安市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邓小丽以625的高分勇夺广安区文科状元并被外交学院录取。 2005年高考广安中学应届上本科线536人,居广安区第1名。艺术考生上重点线、本科线人数均居广安市第1名。苏怀洪以690的高分勇夺广安区理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 近两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分别有3人、25人、57人,省级奖125人。广安中学代表广安市参加四川省第六届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荣获高中组男子团体第3名。黎娇娇和王静、王超儿分别获得第二届中国德艺双馨文艺展示全国总评选金奖、银奖。

陈伏娟(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