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家乡区县: 浙江省永嘉县

晋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当时被京城一带称为南蛮之地的永嘉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太守,他身材伟岸,气质洒脱非凡,深邃的目光闪烁着睿智,眉宇间充满着英气。他就是为永嘉写了好多千古传诵的山水诗的谢灵运,他也因此而成为中国山水诗鼻祖。

南朝初期,曾受恩于刘宋皇室的谢家大族,因刘宋皇位的更替,而受权臣排挤,逐渐被朝廷疏远。谢灵运(小名客儿,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18岁袭爵康乐公,因称谢康乐。)正好赶上整个家庭衰落的危难时期,尽管他自幼好学聪颖,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但时势如山倒,一切都已回天无力,还是被一本奏折贬为永嘉郡太守。作为士族子弟,谢灵运曾经心怀抱负,想当祖父一样的大将军,想做堂曾祖父一样的名宰相。结果却因皇位的变更,权臣的谗言而遭贬永嘉,一腔热血付诸东流,使他重新选择了人生坐标。
谢灵运遭贬离京,一路亲眷、好友、邻里相送,一路游山玩水,即兴吟诗,发泄心中的郁闷。当他与好友颜延之、王爷刘义真话酒离别时,豪放的情怀一下子高涨万丈,他仰头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扔掉酒杯,挥毫泼墨,即兴写下了一首乐府诗《悲哉行》:
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差池燕始飞,夭袅桃始荣。灼灼桃悦色,飞飞燕弄声。檐上云结阴,涧下风吹清。幽树虽改观,终始在初生。松茑欢蔓延,樛葛欣蔂萦。眇然游宦子,晤方时未并。鼻感改朔气,眼伤变节荣。侘傺岂徒然,澶漫绝音形。风来不可托,鸟去岂为听。
诗中所流露的“鼻感改朔气,眼伤变节荣”,是他不肯趋炎附势的心声,“侘傺岂徒然,澶漫绝音形。”是他已有心寄情山水,消音遁形,以避现世的前兆。
上路之日,谢晦、谢曜、谢弘微等堂兄弟和乌衣巷的街坊邻里送他到建康城东南四十多里外的方山宓妃亭时,谢康乐在宓妃亭中挥毫写下《邻里相送至方山》一诗: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接下来,谢灵运坐船离开京城建康,由长江入吴淞口转钱塘江,途径始宁、富春江、桐庐,最后由青田溪而入永嘉。他一路游赏,一路思索,一路赋诗,分别留下了《过始宁墅》、《富春渚》、《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七里濑》等山水诗篇。
这一首首描绘山水景色的美丽诗篇,是谢灵运脱离了尔虞我诈的朝廷生活,抛开了将军宰相的各种梦想,心灵得到充分自由后的力作。看来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此时的谢康乐已渐渐地向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之位靠近了。
来到永嘉后,楠溪江的青山绿水进一步激发了谢康乐的诗情,他陶醉于楠溪江秀丽的山水之中,为了捕捉每一处大自然风光的秀气,他还发明了一种登山“木屐”,穿上它,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能防止打滑,世称“谢公屐”。

小嘿(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