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埠镇位于阳山县境西部,处东经112°25'、北纬24°33’,距县城41公里。东、南与龙埠乡为邻,西与连南县寨岗镇交界,北与凤埠镇接壤。该镇地处连江支流洞冠水东岸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海拔90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无霜期310天,年总日照时数1575小时,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春季低温阴雨,夏季气温29℃以下,秋季干燥,冬季霜冻,山头有雪。可种植双季稻。截止至1995年,全镇面积76.5平方公里,2008年末户籍总人口675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72人。辖1个居委会、1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黎埠街文明路26号。
历史沿革
黎埠镇,明代属通儒乡。清乾隆年间,始建制淇潭司。民国3年(1914),设黎埠区。民国17年(1928),改称黎埠乡,属四区。建国初期,仍属四区。
1955年,四区改称黎埠乡。1958年9月,设立黎埠人民公社。11月,阳山并人连阳各族自治县,黎埠属寨岗人民公社。
1959年10月,恢复黎埠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社改区,称黎埠区。 1987年1月,撤区建镇,名黎埠镇。
1993年从黎埠镇分设出风埠镇、龙埠乡。黎埠镇人民政府驻黎埠圩,镇政府大门南向。
3经济状况
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422万元,增速为57.5%,其中工业总产值23547万元,增速为187.34%,农业总产值21875万元,增速为6%,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农业产值调头的目标。全年招商引资总额8500万元,到位资金7785万元,落实率91.6%。完成国税513万元,地税135万元,同比增长46.6%,完成县下达税收任务的106.2%,首次突破年税收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1081万元,同比增长300.3%。镇级自筹财力首次突破30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同比增长6.0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