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农业

家乡区县: 天津市北辰区

    坚持沿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方向,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富裕农民,天津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实际行动迎接市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是当前本市农口区县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强烈愿望。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发展壮大区县经济,加快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计民生,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天津坚持沿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方向,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天津市各区县正积极配合市规划部门搞好11个新城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做好30个中心镇规划编制的后续工作。新农村建设采取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城乡联动,工农联动,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步伐。以推进小城镇建设“314”工程为切入点,抓好以“三镇两村”和“九镇三村”为重点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年内将高标准完成100个文明生态村建设,充分利用8000万元专项资金,把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摆上重要位置,按照文明生态村标准,实现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院绿化,能源清洁化,饮水安全化,垃圾、粪便、污水处理无害化。到2010年,本市将投资14亿元,解决全市3098个村、320万农村居民饮水水质不达标。今年将有35万人喝上放心水。今年新建改建乡村公路1000公里,为农民出行公交化创造条件。今年将向小城镇转移农业人口16万人,城市化率达到52%。

     北辰区在今年春耕备耕时注重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进一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该区围绕春播生产,推广高价值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到7.5万亩以上,占今年全区春播面积的40%以上。  据了解,北辰区今年全区春播18.1万亩。该区今年春耕备耕时围绕春播生产,以抗旱为重点,推广露地蔬菜、花卉、芦笋、甜叶菊、食用菌等特色种植,扩大棉花、地膜玉米等高价值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到7.5万亩以上,占今年全区春播面积的40%以上。截至目前,全区冬、春灌白地8.5万亩。秋冬耕白地9.5万亩,平地3.5万亩。各级农资服务部门已经备化肥1500吨,粗肥2万方,籽种22万公斤。

    北辰区还发挥城郊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进行农业产业升级,由饲养食用鱼升级为养殖观赏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位提高,花鸟鱼虫的市场需求也逐步增大。北辰区一些农户看准这个市场,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纷纷搞起了观赏鱼养殖,特别是在城乡接壤的天穆、北仓、小淀、宜兴埠等镇村,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有近20家,年生产各种观赏鱼苗达1亿尾以上,产品销往华北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成为北辰区蓬勃发展的都市型农业一个新亮点。青光镇刘家码头村今年建成了5个水生生物养殖车间,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养殖着“地图”、“斑马”、“五彩片”等近40个品种。在市专家指导下,还引进、繁育了“红吻鹦鹉”、“玉面黄冠”等市场行情更好的新品种,市场价格达到五六元一尾,鱼苗繁育规模达到每月六七十万尾。不仅获得经济效益,还吸引不少市民到此赏玩。

     年近六旬的范贵明年轻时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技术员。八十年代末,他在本市率先成立了蔬菜研究所,专门从事大白菜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多年来,他先后组配了上百个杂交组合,经严格筛选、田间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种植,先后育成了杂交白麻叶“津北1号”、中小核桃纹“津青50、60、75、80”等新品种。近两年,范贵明又利用引进的大白菜菜核基因育成了“津青70”和杂交白麻叶“白杂75”两个新品种,已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在范贵明的农业科研成果中,“津青50”和“津青60”早熟大白菜杂交品种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天津市早熟大白菜杂交一代种的空白。因为一直喜欢研究农业科学,范贵明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土专家”。日前,范贵明以大白菜菜核基因为课题进行科研取得了成果,其研究种植出的优质大白菜籽已有30吨销往全国各地,包括其它优质菜籽在内,推广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  据范贵明介绍,大白菜菜核基因研究是指利用大白菜核心基因进行品种改良选优,他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一般优株选育缺乏稳定性的问题,经基因分析筛选培育出来的优质大白菜品种具有抗病性强、品质好、质量高、高品率高等特点,得到市场的青睐。

 

 

 

杨春颖(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