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曹县

家乡区县: 山东省曹县

  曹县地处北纬34°33′—35 °03′,东经115°08′—115°53′,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南临商丘、民权,北接菏泽、定陶,东靠单县、成武,西濒东明、兰考。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25处乡镇,总人口142万人(2003年),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西南大门、全国著名的人口大县、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
  曹县历史文化悠久,古称亳,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700年,商汤在此建都,成为商朝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历史学家称为“华夏第一都”。在这片热土上,先后孕育了水利家大禹、政治家伊尹、古朝鲜第一国王箕子、哲学家庄子、军事家吴起、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农学家汜胜之等历史名人。地下历史博物馆星罗棋布,历史文化积淀浑厚,民风淳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素有“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的美誉。
  资源丰富。一是土地资源。曹县版图面积1974平方公里,耕157万亩,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潜力巨大。二是水资源丰富。曹县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黄河水通过引黄工程进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库后直接入城。曹县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620mm,在北方属丰水地区。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曹县农村劳动力数达60万人,其中一半为富余劳动力,具有勤劳、朴实、能干的特点。曹县的本科录取分数线比全国的平均分高出80多分,每年都有一批高中落榜生,素质相对较高,易于培养。四是农林牧资源丰富。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沛,适于多种作物生长。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大豆、芦笋、杞条、果品、桐木、杨木、青山羊、鲁西黄牛等。曹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棉花种植面积一般在70万亩左右,产量80万担。曹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小麦、玉米、花生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35万亩、 35万亩,年产量分别为35万吨、15万吨、11万吨;果品15万亩,总产18万吨;蔬菜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110万吨,其中,芦笋面积12万亩,采笋面积8万亩,年产量8万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的四分之一,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芦笋之乡”。曹县是国家命名的平原绿化县、京九绿化示范县,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55万亩,林木蓄积量265万立方,杞条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曹县是全国活牛出口基地县、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示范县,获取了养牛总量、秸杆养牛、良种牛育种三个全国农区县第一。是中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试验基地和中国首批本地克隆牛诞生地。
  投资环境优越。曹县南临陇海铁路、北靠新石铁路,京九铁路贯穿全境,105、220国道和12条省干道在境内交织成网,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75公里。距日东(日照—— 东明)高速公路50公里,济郑(济南——郑州)高速公路连线穿境而过,已经开工建设,德商高速正在规划筹建之中。电力方面,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 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5座,2X3000千瓦和2X12000千瓦热电厂各一座,家村电网和城区电网改造已经完成,拥有高低压线路 4000余公里,电力充足、安全可靠。城区、乡镇驻地全部和部分村庄完成了宽带网建设,开通了“小灵通”无线市话,有线电视实现了城乡联网。相距50公里的菏泽海关、商检、动植检机构设置齐全,并设立了直通关。
  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以壮大、华洋、巨鑫源、中粮大宝为代表的食品蔬菜加工业;以金鲁、花木、曹普、鲁艺等公司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业;以中大集团、王光集团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业。已凸显产业优势,形成龙头企业、加工群体、专业市场三位一体,区域板块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

 

魏洋洋(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