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风光,美丽神池

家乡区县: 山西省神池县

       神池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沿,是通往陕西,内蒙必经之地。到2004年底,总人口10.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81587人。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航测可耕地面积93万亩,年实耕地面积63万亩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生态畜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特色产品主要有月饼、麻花、羊肉、葫油、小杂粮等。

历史沿革
  神池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商、东周时期鬼方、戎狄等少数民族部落活动于此,春秋战国时属善于骑射的楼烦部落活动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变革后,赵国军事力量增强,北驱林胡、楼烦部落,神池划入赵国雁门郡,秦代属雁门郡马邑县,汉代置楼烦县,魏晋因之,南北朝时期历属魏、东魏、北齐,隋朝属马邑郡开阳县,唐朝属河东道朔州,辽、北宋时期属辽国南京道武州,金、南宋时属金国西京路武州,元朝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明朝置神池口,属太原府宁武所,清朝始置神池县。 光绪版《神池县志》序  民情浑朴,颇为近古,富不忘农,贫不废读,士无奔竞之习,民鲜强悍之风,而其冠婚丧祭得其时,饮食服物崇平俭,懿欤休哉!其尚晋、唐之遗俗乎?

光绪版《神池县志》序  民情浑朴,颇为近古,富不忘农,贫不废读,士无奔竞之习,民鲜强悍之风,而其冠婚丧祭得其时,饮食服物崇平俭,懿欤休哉!其尚晋、唐之遗俗乎? 县名由来  县名由来是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具史料记载:宁武北距黄花岭,皆重峦叠嶂,迂岭而下,约三十里,地少平,有水一泓,来无源,去无迹,旱不涸,涝不溢,鱼藻胥不生,名曰神池。相传古时有一女子,无婚而生双龙,龙子腾空而去,龙母亦不见,但见其羊水渐涨,遂成西海子,亦即神池之由来也。 自然地理概况  神池县总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邻朔州,南接宁武,西连五寨,西北靠偏关,东北界平鲁。全县东西宽约44千米,南北长约56千米,总面积1456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邮编:036100。代码:140927。区号:0350。拼音:Shenchi Xian。   神池境内具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丘陵面积广阔,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8%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300——1600米之间。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界于410 -- 450毫米之间,平均无霜冻期界于90——130天之间,主要气候特点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且多风,夏季温和无酷暑,秋季凉爽多连雨。年平均气温4.6℃,一月平均气温-13℃,七月平均19℃,年平均降水量为481.3毫米。十年九旱,风大沙多,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神池水资源据水利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全县淡水资源储量1.13亿立方,人均占有量1100立方。现开采利用量6000立方/日,人均0.06立方。   全县境内有朱家河、县川河、野猪口河、涧口河4条季节性河流。

 

刘子琴(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