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瑰宝——“桐城派”(三)

家乡区县: 安徽省桐城市

“桐城派”所涌现的文人雅士满清时期引起了文学的一个浪潮,方苞、姚鼐等名字响彻当时整个朝代。但在其中我最欣赏的还是“桐城派”奠基人之一的戴名世。我不仅仅是欣赏他的文采和他俯瞰天下的姓名,它生平坎坷的经历才是我敬重他的关键。


戴名世,清代文学家。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又号忧庵。安徽桐城人。因家居桐城南山,后世遂称“南山先生”,也称为“潜虚先生”。戴名世十三年的开馆执教,使其对社会对生活都有了较深刻和理解和认识。在明清之际炽热的民族思想推动下,戴名世在青少年时期就日渐树立起“视治理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戴名世三十四岁时被督学使者李振玉荐入国子监。作为一个正直的文士,他不愿“曳候门之裙”,因此只能过着冷落、孤寂的生活。此后,他在京师与徐贻孙、王源、方苞等人相聚,往往“极饮大醉,嘲谑骂讥”,使达官贵人们侧目。戴名世与方苞等人的结合,是以针砭时弊、振兴古文为共同旨趣的。他们每每“酒酣论时事、吁嗟咄嘻,旁若无人!。这毫无疑问招来了公卿大夫们的仇视和攻击。而他们在古文创作方面的长期切磋研讨,也有力地推动了古文的;他们的古文创作实践,又哺育着桐城派的涎生。

综观戴名世的一生,可谓命途多舛。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敢于反抗朝廷,一心一意朝着自己的目标所奋进。他给后人所带来的文学财富乃至精神财富是无法估量的。戴名世的经历给了我奋斗的理由,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保持着永不消失的动力!

C大调的诚(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