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坐落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中国连云港花果山西麓。
学校是江苏省1985年为呼应国家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创办的一所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淮海大学,1985-1989年筹建淮海大学。是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一所初显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截至2014年3月,学校占地2246亩,可移动固定资产总值10.56亿元,校舍面积54万多平方米。学校在校学生20000人。截至2014年3月,学校下设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学院、东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研部。学校设有62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专业门类。
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互为补充,已逐步形成了以海洋科学为特色,以工学为重点,文、理、商、法及艺术兼具的馆藏体系。根据2014年8月学校图书馆网站显示,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41.95万册,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电子图书53万种,电子期刊15908种。现已购置了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EBSCO、DIALOG、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系统21个,自建海洋专题数据库。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940位专任教师中440人具有高级职称,716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正高119人,博士183人。100多位教师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有多位老师获“全国优秀教师”、 江苏省“教学名师”和“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被列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被评为江苏省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
校风:严谨、求实、团结、献身
校训:严师尊道、明德至善
2009—2014年,全院教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国际权威期刊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90余部;100多个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和验收,“智能卡式水表及其小区网络系统设计研究”、“系列新型有机多胺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数字城市空间管理动态信息采集研究”获得中国测绘学会科技进步奖,“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获得江苏省软科学成果奖,一批成果获得连云港市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