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两安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探明有高岭土、铅锌矿、稀土、钾长石等十多钟,其中高岭土、稀土蕴藏量尤为丰富,经济开发潜力巨大;该乡水能资源充沛,桂江一级支流思勤江发源于此,全乡水能蕴藏量8400千瓦,现通过招商引资兴建4个装机容量在500千瓦至1600千瓦之间的水电站;森林资源丰富,有森林面积7485公顷,林木蓄积旦2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 。
经济
2010年,两安瑶族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全乡完成财税收入79.2万元,占总任务104.21%,其中国税完成44.59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7.30%;地税完成30.31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21.24%;财政收入完成4.3万元,完成任务的33.08%,财税收入在2009年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3961元,同比增长 15.2 %,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
2001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进展,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470.1万元,同比增长5%,共种植3465亩经济作物,同比增加200多亩,全乡粮经比进一步调整为6.8:3.2。养殖业逐步回升,实现畜牧水产值77.64万元,同比增长9.5%。全年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招商引资工作成绩喜人。全年全乡共引进项目5个,其中意向项目2个,已签约项目3个,实际到位资金为197万元。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步。全乡6个村委中已有4个村委开通了程控电话。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力争早日兴建乡集区供水工程,进一步推动小城镇建设步伐。
2010年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个;新建成果菜基地1个,新发展种植加工类农业企业1家,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个;农副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建沼气池191座; 完成牛杂交配种400头,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
特色农业
两安瑶族乡在深入了解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销售市场行情和当地农民种植传统习惯后,提出了瞄准广东市场需求发展山区农业的思想理念。针对沙坪、新寨等自然村农民有种植香芋的传统习惯,该乡按照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的“三统一”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连片的无公害香芋种植基地,全乡无公害香芋种植面积达到800亩,亩产值达到5000元,优质的香芋吸引了广东省广州、佛山等地的客商前来洽谈收购业务。两安瑶族乡充分发挥经济能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存栏母猪60头,肉猪500多头的经济能人卢茂瑞创办的大型养猪场为示范点,辐射带动有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发展三元杂肉猪养殖,年养8至12头猪的农户大大超过往年,依靠猪草、玉米、米糠等农产品饲养的肉猪主要销往广东市场,受到广东市民的欢迎。再次是拓市场,以市场调优结构。沙坪村党支部书记黄社恩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租赁土地种植并与广东客商牵线搭桥的方式,发展优质小南瓜种植200亩,预计亩产值达到2000元,不仅让附近农民看到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希望所在,而且让外出务工的农民放心务工,整合了土地资源,避免田地丢荒现象的发生。
林业
林地经济初具规模。全乡新增宜林荒山造林面积600亩,种果357亩,完成任务的102%;全年完成退耕还林0.6万亩,公益造林0.3万亩,合作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 2010年共完成林权勘界面积16.9万亩,位居全县前列。努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和定期巡山制度,做到及时发现火情,及时扑灭。
历史文物
贺州钟山县两安瑶族乡莲花村的古戏台。此戏台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戏台南向 ,与其相向50米是龙王庵,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台口宽7.85米,深5.44米,后台横长12米,进深4.45米,台基高1.73米,前檐高13米,青石砌基,砖木结构,重檐翘角歇山顶式,正脊饰鳖鱼及宝珠,二层瓦面上饰二龙戏珠,台口上方八角藻井,其天花板均绘八宝图案,前台两侧斗拱间是木雕狮子,后台正中屏风上饰歌女手托琵琶起舞图画,上方是“河清海宴”四字大拱额,台基上饰龙凤花卉及人物的石浮雕,其下嵌建造戏台由来碑文,后台两侧筑山字形风火墙,前台与后台相通的两个门上有“龙飞”、 “凤舞”木雕横匾,屋顶正脊是双鱼托珠,可以说整个戏台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不管是布局、结构、扩音、雕刻都达到较完美的结合,体现了瑶乡独特风貌和瑶民的聪明才智。1985年被定为钟山县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又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乳鸽养殖
钟山县两安瑶族乡通过提供经营场地、小额贷款和技术支持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吸引了一大批有资金、有技术的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先后建起了乳鸽养殖基地、芋头种植基地、木材加工厂等一批乡村经济实体。图为该乡乳鸽养殖大户徐大松在挑选出栏的乳鸽。
立足市场
钟山县两安瑶族乡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市场畅销的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瑶乡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以来,该乡引导当地农民群众走“基地 农户”、“种(养)大户 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种植方面,在沙坪、星寨等自然村发展优质香芋800多亩,..
修渠抗洪
钟山县两安瑶族乡两安村委立头村村民徐德贱来到他的责任田,看到他家的早稻苗生机勃勃的样子,高兴地说:“还是新农村指导员好啊,要不是他帮我们及时修好这条防洪水渠,今年我的早稻要绝收了。” 6月中旬的强降雨天气,导致该乡两安村委立头村白水冲坝损毁严重,..
丰林种植
盛夏八月,冒着火辣辣的太阳走进钟山县两安瑶族乡的万亩速丰林种植基地,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如海浪般高低起伏的翠绿,这些两三年前种下的速生桉幼苗如今已经全部长成近6米高的绿树,使人不得不赞叹它们的生长能力之强、生长速度之快。随行的该县林业部门工作人员高兴地向笔者介绍,短短几年,..
文化生活
钟山县两安瑶族乡党委、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投入建设乡级文化站。该文化站总建筑面积455平方米,使用面积430平方米,并于近日建成将在乡庆20周年到来前夕投入使用。文化站的建成,将极大地丰富了瑶胞的业余文化生活,..
招商引资
地处钟山县边远山区的两安瑶族乡立足丰富的山地、土地、水利、交通等资源优势,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至10月,该乡引进招商项目5个,合同投资额16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50万元,全面完成今年该县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该乡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中,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契机,围绕“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关键抓项目”的工作思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统一到一心一意谋求工业和招商工作新发展上来,从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确保招商项目引进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该乡立足丰富的水资源,引进外地客商投资450万元建设年发电量650千瓦的大竹坪一级电站,投资560万元建设的年发电量800千瓦的槽碓源电站,其中大竹坪一级电站正在紧张安装设备,预计将于今年底运行发电。立足丰富的土地资源,引进投资165万元建立800多亩优质香芋基地,投资60万元建立150亩的优质小南瓜种植基地。依托宽广的山地资源,引进湖北省客商投资480万元建立5000多亩速生桉种植基地,该基地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道:“我到过许多地方考察投资速生桉种植项目,最后选择在两安瑶族乡,不仅是因为这里的投资环境比较理想,乡里的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比较热情,而且是因为这里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钟(山)富(川)公路和钟(山)恭(城)公路这两条公路的建设,给我们带来了投资的新希望。
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在重点扶持壮大现有企业的基础上,我乡采取主动出击,内联外引,走资源开发与对外开放并重的路子招商引资。通过政策上给优惠、政治上给地位、经营上给环境、服务上给方便,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吸引外地客商驻足两安,兴办企业,全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共完成招商引资总额15900万元,到位资金6800万元,完成年任务的138%;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1万元,同比增长65.74%。
人民生活
继续以为民办实事为切入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完善原有2个五保村和1座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了2个五保村建设工程,解决了全镇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问题;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10年参合率达96.07%,进一步解决困难农民群众住院治病难问题;认真落实危房改造工程。共核实上报危房改造农户116户,发放资金185.6万元;是建立“家庭化集中供养、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化自我管理、社会化持续发展”的五保户供养模式,实现了应保尽保和按标准施保。同时,扎实推进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建或新建4户五保户和特困残疾人的房屋。共发放五保救济款、优抚款614339元,救济粮1.581万公斤,救济油600公斤,发放棉被324床,衣服1052套。全镇新增低保人数695人,年发放低保金62410万元,初步实现了应保尽保;加快劳动力转移培训步伐,发展壮大劳务经济;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不断扩大全镇社会保险范围;“五五”普法深入开展,依法治乡水平不断提高。此外,全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扶贫、广播电视、妇女儿童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全乡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