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了位于南京市南浦厅的甘熙故居,现为南京市民俗馆。这里的古建筑是清代著名文人甘熙的故居。
故居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私人民宅。故居主要是木制,房间非常多,据介绍,甘熙故居中共有三百多个房间,相比于北方的园林,甘熙故居没有那么恢弘的气势,而相比于苏州园林,有没有那种婉约与灵动。这里的建筑更像是两者完美的结合,经维修专家发现,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本土的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故居的布局严谨对称、主次分明、循序渐进。各种用房按顺序排列是:门厅,轿厅,正厅,内厅等。正落是封建大家庭中长辈和统治整个家族的人物居住与生活用房。相对正落而言,边落没有直接对外的主要街道入口,要进入这个大家庭,任何人都必须通过正落的入口,这种布局体现了封建家庭中不能另立门户的观念。在梁坊等处还雕有钱蝠(全福)、柏鹿(百禄),柏树绶带鸟(百寿),蝠磬(福庆)、蟠桃与鹤(鹤寿)以及玉堂富贵、吉庆有余、万事如意、平升三级,平安富贵等各种吉祥图案,这些木雕刻工精细,疏密有致,层次丰富,显得典雅古朴,称得上是木结构装饰中不可多见的艺术品。
根据故居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不少南京古代的民俗文化,而现在这里变成了南京民俗管,也正是肯定了这里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的旧民俗文化正一步步远离我们,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会合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底蕴。对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保存也自然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对于我们来说,首先要对这一类的文化有所了解,但历史留下来的民俗文化我们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要进行有批判地继承以及发扬。而对于槽粕,我们要毫不犹豫地抛弃。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我叫张洁,我为家乡代言!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NJZHANGJIE
我的个人能力秀 http://www.wm23.cn/wxcuzhangjie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29391646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