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原名香山市,为纪念中山先生一生救国救民的伟大贡献,特以其名命名他的故乡。
1894年6月,中山先生远赴天津,上书李鸿章。
他向李鸿章提出了改革时政的要求,但是当时的中山先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他的提议自然是被置若罔闻。
在这之后,中山先生远渡重洋赶赴檀香山,在海外华侨中宣扬革命思想。在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5次环游世界,在华侨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
1905年8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山先生被众人一致推举为总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里,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以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发动武装起义。由中山先生直接领导的起义有1907年5月的黄冈起义、6月的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0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2月的钦州起义、4月的河口起义,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以及1911年4月27日(阴历3月29日)的黄花冈起义,加上1895年的广州起义和1900年的惠州起义,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共领导了10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却唤醒了中国人民,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远在美国的中山先生闻讯,立即在欧美各国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各国的支持,并于同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12月29日,在南京举行的17省代表会议上,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4年7月,他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被推举为总理。1915年10月25日,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1917年9月1日, 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军政府成立后,滇、桂军阀通过改组军政府排挤中山先生。1918年5月4日,中山先生向非常国会提出辞职,赴上海。中山先生在上海完成了《孙文学说》、《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箸述。
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力量,1919年10月,中山先生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10月,中山先生督促陈炯明率粤军攻克广州。11月,中山先生回到广州,重新护法军政府。1921年5月,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正式政府。后迫于形势,被迫流亡日本。
中山先生一生颠沛流离,但其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甚至在弥留之际仍然不忘提醒革命党人继续努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