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鸡鸣寺

家乡区县: 江苏省玄武区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佛殿建筑精美佛像庄严;宏观则山明水秀寺优美浓荫碧翠留人步;登宏塔而俯瞰则群峰拱挹;烟岚蓊郁。每当春秋之交,仁立塔上,放目远眺,荷花万顷,红绿相间,如汉宫晚妆,美不胜收。每当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九日、九月十九日,即观音菩萨诞生、成道、出家纪念日,数十万善男信女前来朝山敬香,人流如潮,幽净的寺院热闹非凡。

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才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同泰寺与台城(宫城)隔路相对。

“侯景之乱”后,同泰寺荒芜多年,直至922年杨吴时,才又在同泰寺故址建台城千佛院。南唐时称净居寺,建有涵虚阁,后又改称圆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宝寺。至明初时,这里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济禅师庙。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崇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新兴建寺院,尽拆故宇旧屋,加以拓展扩建,题额为“鸡鸣寺”。

后经宣德、成化年间的扩建和弘治年间为时六年的大修,寺院规模扩大到占地一古余亩,常住寺僧有百余人之多。寺院依山而建,别具风格,共建有殿堂楼阁、台房宇达三十余座,远远望去,俨然一华丽祗园。清朝康熙年间曾对鸡鸣寺进行过两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寺院,并为这座古刹题书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乾隆十五年(1751年),地方官为了迎早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凭虚阁,作为驻跸行宫,乾隆也这座古寺题写了匾额和楹联。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年间重修,仅有房屋十余间,中间是小院,前面是正殿。至同治六年(1867年),寺僧西池等募资修建了观音楼,楼内供着普渡众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趣的是,鸡鸣寺的观音与众不同,为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面朝北而望),佛龛上的楹联道明原因:“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鸡鸣寺从今又称为观音阁、观音楼。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又将殿后经堂改建为“豁蒙楼”,并手书匾额。民国初年,僧人石寿、石霞又于豁蒙楼旁增建景阳楼。

1958年鸡鸣寺改为尼众道场。“文化大革命”期间,鸡鸣寺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落实宗教政策,决定重建鸡鸣寺。1983年以来,在方丈宗诚法师领导下,寺庙修复了头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豁蒙楼、景阳楼、韦殿、弥勒殿、志公台、念佛堂、药师佛塔、藏经楼、法堂、客堂、至今早等,1985年鸡呜寺即重新对外开放,随后又逐步修了大山门、毗卢宝殿、钟楼、鼓楼、放生池等建筑。自开放以来,鸡鸣寺沟通了与港台以及海外佛教界的联系,常有佛教使吞访问该寺,交流佛教文化,增进彼此了解。

 

 

 

我是王佩,我为家乡南京代言。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wxcuwangpei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1328111.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p17

我的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95334126

Monica(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