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公 唐代高僧" />
宁国名人简介
益公 唐代高僧,汪溪通灵峰延庆寺住持(僧寺之主)。咸通年间(860~874),懿宗李凗诏其上殿讲学,大阐宗教义理,御赐“紫衣朝士”,从游者甚多。
方从训 五代十国年间吴国将领,其父方虔为杨行密守将,任总兵戍守宁国,为吴越所擒。方从训代其父续守宁国,守城御敌有功,历代县志有载。
王平 字炎仲,今罗溪潘家庄人,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为科举时期宁国县第一位进士。初任虢略(今河南灵宝县)县尉,后任盱眙、江宁等县知县。
吴仁寿 宋左丞相吴潜曾祖,北宋熙宁至元符年间(1068~1100)任南容州水陆转运使,时因契丹之扰,离家外出求官,辗转来到宣州、宁国一带。宦游至皖浙交界处的宁国东乡,“爱宁邑云梯山若城廓之状,风土有生化之机,遂卜居焉”。自此定居该地,世代繁衍,民国《宁国县志》有载。
仙仲友 字辅仁,南宋绍兴武举人。历官武经大夫和宣州、歙县、广德三郡都巡检使。任职宣州时,由河南汤阴迁居宁国县东长安山(一名郎山,址在今孔夫关之西)。历代集族而居,世代繁衍,为仙家村仙氏始祖。
章夏 字彦明,上坦村人,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曾任宿州司户参军、潭州通判等职。精通《札记》,博览汉书,工诗词,著有《湘潭集》19卷。
章复 字季常,章夏堂弟,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曾任上元县簿、常州教授。监察御史、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绍兴年间,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年82卒。
于鹏 南宋时为岳飞幕属,秉性忠直,征战勇武。绍兴十一年(1141)十月,岳飞遭诬陷被捕入大理寺狱,秦桧强逼于鹏,诬告岳飞谋反,于拒不屈从,被迫害致死。
奚士达 字必达,南宋淳熙二年(1175)进士。初任复州(今辽宁旅大市)教授,后调绩溪知县,旋升提辖左藏库,签书淮南判官致仕。
奚士逊 字谦之,与兄士达同举进士,累官大理卿(掌刑法之官,为正三品)。时韩仛胄乱朝,史弥远议起大狱,士逊曰:“胄仛诚奸邪,若欲加以大逆,非士逊所知。”由是忤旨,罢归而卒。
郑魏挺 字景列,南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历官江淮提举司幕,国子监书库官兼皇后宅教授。为官清廉,家虽贫却杜绝馈遗。后以抱病致仕,隐居九龙山西园十五年,自号西园老。著有《禔身粹言》,《读书通说》,年八十卒。
万文胜 字彬叔。少怀壮志,须髯如剑,身长六尺五寸。南宋嘉定年间从军,不十年,以功累官福州观察使(访察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之官,正二品),总殿前诸军。宋理宗赵昀御书“忠实”二字相赐。卒后赠开府议同三司,武安节度使。
虞俦字 寿老,城关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人太学,登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
葛拱辰 字宗极,元至大年间(1308~1311)任宁国路总管,后改歙县丞。大德六年(1302)调任皇太后宿卫士。仕终常山县尹。
杨嘉庆 字子承,明嘉靖四年(1525)举人,曾任福州、杭州府通判,开州知州及河北省河间府同知。隆庆元年(1567)辞官归里,倡建“同仁桥”(今西津大桥),称颂于时。
胡珂 字仲鸣,号松轩,胡乐人,明嘉靖七年(1528)贡生。曾任广东都司经历(掌管出纳和公文的官员)。嘉靖元年,倡建并捐资在河沥溪兴建“永福桥”(今河沥溪大桥),王皞《永福桥记》铭文赞赏:“珂之建是桥也,智以匡之,惠以博之,义斯大矣。”
朱一松 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刑部郎中,以平反忤上罢官为台州通判,后任臬藩副参,所至有声。
许汝骥 金沙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3)进士,累官户部郎中,时值京城地区大旱,灾荒严重,汝骥奏请开放京城粮仓,全活数万人。后转武选司郎中,仕终河南按察司副使。著有《筹边奏议》,《近勇轩存稿》。
洪启权 字玉衡,东岸乡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曾任江西安福县令,以秉性忠贞触犯权奸,罢官归里,自号栎园子,著有《栎园集》。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wxcuwuqi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8028143.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xcuwuqi/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number
我的个人博客:http://control.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