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纶世美牌坊,位于大埔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距今390余年,为纪念当时父子进士——任江西按察副使饶相和任中书舍人饶与龄所建。
整座牌坊为花岗石预制件叠架而成,高12.5米,宽4.65米,共为三层檐顶。四根正柱、八根附柱并列四排,支撑石梁、石匾、顶盖,形成中间大门、两侧对称小门的布局。坊顶亭盖为仿木古雕凿件。中间一横匾,正反面分别雕刻“父子进士”、“丝纶世美”。亭盖、横匾石梁饰以“双龙腾云”、“双龙戏珠”、“双龙衔花”等图案。两侧小门顶端饰以“双狮滚球”、“花鸟动物”图案。石梁顶端均镶有一块麒麟石雕匾。整个牌坊结构严谨精致、造型美观大方、雕刻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精品。
饶相,大明潮州府大埔县茶阳镇人,明代嘉靖十四年中进士,授予中书舍人,外任于云贵。嘉靖十七年还京,晋为户部员外郎,监山东、河南漕运。曾向朝廷申奏改善漕运四策,全被采纳。二十一年被派去赈济顺天、永平二府,不到三个月,受抚恤者达900多人。后因“陪祀失期”,被贬为无为州通判。二十四年移兖州通判,后又擢为南昌太守。到南昌三年,全郡大治。三十二年,晋为江西按察副使。黄丘埠濒湖,时有盗贼扰民,饶相分居民为11区,每区选一位约长,又在康山这个盗贼出没之地,置300名民兵驻守,结果四境安然。三十四年,家中遭难,乞假归乡,此后未再为官。在乡时曾向督抚建议在三河这个交通要道建城。年八十,卒于家。 饶舆龄,大明潮州府大埔县茶阳镇人,饶相之长子,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曾试政都察院,后因父母年老乞假归省。居家常周济穷人。父病逝服满之后,他被补为中书舍人,到任只二个月就死于任所。 为了表彰饶相和饶舆龄,明政府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在潮州府大埔县茶阳镇学前街,兴建“父子进士”、背面刻“丝纶世美”石牌坊。该坊历经400多年(文革初期差点遭遇摧毁),是潮州唯一保存完好无损的一座古牌坊。由于近代行政区域的易变,现该牌坊已经易属变成梅州市的文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