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襄阳--襄阳城

家乡区县: 湖北省襄州区

襄阳城南、北、东三面环水,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军事重地,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又因城高池深,护城河最宽处有250米,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后经历代整修,现存城墙基本上是于明代所建,外砌城砖,内用土夯筑。襄阳城周长7公里,原有阳春、西城、文昌、临汉、拱宸、震华六座城门。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整个襄阳城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
现今襄阳城以临江的北城墙保护最好,东城墙的阳春门、西城墙的西成门、南城墙的文昌门已毁,但整体上依然保留着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和双层防御体系。
襄阳城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而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襄阳城
襄阳城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自东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下3000年襄阳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战场战争的硝烟不断弥漫在它的上空。如今这里尚存许多军事遗迹。襄阳城始筑于汉唐宋年间改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的东北角新添一段城墙取名新城。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门分曰阳春、西城、临汉、拱宸、震华。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襄阳城
襄阳城
襄阳城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缀十里城垣与鼓楼昭明台、谯楼相映生辉。整个城池和谐地融为一体。
环绕襄阳城的古护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宽度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被原样保存。绕城泛舟而游但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仿佛置身于画中美不胜收。襄阳城是湖北省重点保护单位。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2 历史遗迹
襄阳城
襄阳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 襄阳城在明清时古建筑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修复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
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
襄阳城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长7322米原有城门6座横匾于书阳春、文昌、西成、临汉、拱宸、震华6个城门名。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

给我感觉i(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