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鸡鸣山原名鸡灵山,位于兴宁市永和镇锦洞村与新圩镇双头村交界地方,海拔538.7米,周围群山环抱,一峰独耸,鸡鸣山是兴宁古八景之一,关于鸡鸣山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宋代兴宁挂榜山下住有母子俩,儿子罗孟郊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他日夜在神光山墨池攻读诗书文赋,常到深夜。然而家里生活贫穷,往往连买煤油的钱也没有。这天煤油用完了,母亲只好劝他早点睡觉。他想到考试日期将近,功课还没温习好,煤油又没有了,心里很焦急。晚上,他躺在床上,突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发童颜的老人,自称是山神。山神告诉他,见他读书认真深受感动,特上天采得五彩祥云,悬挂在挂榜山顶,供他照明读书。罗孟郊梦醒,起身下床,拿着书爬上山顶,果然见神光璀灿,他便在山上读起书来。此后,他每晚都爬到山上读书,一读起来就放不下,通宵达旦也不觉困倦。不知不觉,听到遥远的鸡灵山传来“喔喔”的鸡鸣报晓声。罗孟郊白天还在较为僻静的泉水池边,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池水磨墨,孜孜不倦练习书法,学业突飞猛进。天长日久,天天在池里洗砚,使池水都变成淡黑色。到了十九岁罗孟郊学成,在天圣年间上京应试,高中探花,官到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人们为了纪念罗孟郊刻苦攻读的精神,便把“挂榜山”改为“神光山”,把“鸡灵山”改为“鸡鸣山”,在山顶建立一座“灵化寺”。把泉水池叫作“墨池”,并在旁边建了一座“墨池寺”。在“灵化寺”大门两侧还刻了一幅对联:“犬吠云中仙客到,鸡鸣山上日轮升”。神光山、鸡鸣山、墨池成为兴宁的古八景之一。
鸡鸣山林木葱葱,山林叠嶂,一峰高耸,与神光山、宝山、霍山遥遥相望,气魄雄伟。灵化寺建于鸡鸣山顶峰,依山而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几毁几兴,多次修葺,重修葺的灵化寺新建多座殿堂,灵光气宇不凡,红墙绿瓦,亭台楼阁雕梁作栋,石砌阶梯高低错落,通道迂回曲折。巨型雄鸡石雕高约三米,坐向神光山,引颈昂头,昂天长鸣,状似报晓,意为“金鸡报安”,此石雕金鸡是鸡鸣山之标志。主殿建于最高处,寺宙两侧,各立雄鸡及仙狗石雕,门联为“犬吠云中仙客到,鸡鸣山上日轮升”。山顶有一泉,泉水潺潺,清澈如镜,水质甘甜,鸡鸣山乃一峰独耸,有泉水冒出,甚称奇,亦是福泉。灵化寺后山是鸡鸣山至高点,林木茂密,蔽可遮阳,置有两方石桌石凳,坐立其中,望尽逶迤群山,淡闻睡莲清香,静听蝉鸣鸟叫,感受佛家清静,享风赏景,仿若佛光普照,宁静致远,无欲无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