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座落在城关风景秀丽的黄华山下,创办于1957年初。占地面积近12亩,建筑面积665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整洁美观、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立体绿化覆盖率达126%,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市级“绿色学校”和“花园式单位”。
学校设有中学、小学、幼儿教育研究室,培训处、办公室和校办印刷厂。现有教职工26人,党员18人,其中大学本科17人,研究生1人,大专4人,中南海高以上7人,中级15人。可容450人上课,160人用膳、住宿。学校安装了多媒体综合电教室,有电脑室2间,586电脑、TCL、清华同方电脑110台,图书室藏书1.6万余册。
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地拓展办学路子,与华东师大、福建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高校“结亲”,高位“嫁接”知识,联办专、本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大力实施“名师工程”,抓好中学“百名学科带头人”和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面向21世纪发展需要,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主动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九五”以来学校参与承担国家子课程3个,省级课程6个,市(地)级课程16个,市级课题78个。参加编写的17种教材在国家、省、地出版部门出版发行,供全省中小学、幼儿园使用。
重视以来经验的传播与学习。先后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导、教授吴庆麟双博士及胡东芳博士等专家来我校讲学。
2现状编辑学校整体素质强。有一个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懂业务、善教研、会上课的坚强领导班子,有一支遵纪守法、敬业奉献、政治、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师陶、敬业、求真、创新”良好的校风得到发扬光大。
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强市和中国笋竹城的发展为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师资培训为重点,围绕市教育局工作中心和课改工作,强化教育发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意识,自觉把发展教育贯穿于海西经济区发展和打造中国笋竹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继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力组织管理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学校集备活动,开展教师论坛,教研、培训论坛活动,开发本地课程资源,主动服务教学教研工作,加强本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更加扎实努力的工作,建设和谐的校园,幸福、温暖的家园和流连忘返的乐园,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创新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