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历史上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的地方吗?在陕西省汉中境内—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今名石头河)及汉水支流褒水(褒河)两条河谷而成的一条谷道,是典型的循河觅道路线。斜峪口在眉县之南,褒谷口在汉中褒城之北,因名“褒斜道”。古代由长安去汉中,先人斜谷,后人褒谷,因之亦称“斜谷道”。褒斜道开凿于东汉永平年间,采用“火烧水激”而成的石门隧洞,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
褒斜道在中国历史上开凿早、规模大、沿用时间长。栈道始于战国范雎相秦时。前314(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此后,褒斜栈道一直是南北兵家必争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记·货殖列传》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当时已是“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蜀汉丰富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长安三辅地区发达的文化流传蜀汉,发展了南北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修建石门水库,褒斜道石门石刻“石门十三品”搬迁市博物馆内陈列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石门栈道
褒斜栈道,时通时塞,时毁时建,有时,毁于水害,如蜀汉建兴八年(230),“大雨道绝”。有时毁于南北割据,如东汉末年,张鲁雄据汉中,“断绝峡谷”,“不得复通”。栈道毁于战火者,当居多数。西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4月“道由子午”来汉中就“汉王”位后,烧毁栈道,以“示天下无还心”,解除楚霸王项羽的戒备。刘邦据汉中秣马厉兵。6月韩信命樊哙“明修栈道”,继续麻痹项羽,自己和刘邦取道陈仓,进入关中,这就出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明代诗人何景明曾赋诗“汉王昔日定三秦,壮士东归意气新。旌旗暗渡陈仓口,父老重迎灞水滨。”
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栈道,是石门最耀眼的文化精品。全长235公里褒斜栈道,是古代沟通南北的军事要冲。人们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春秋战国以来,古人为了翻越秦岭天险,沿河谷悬崖凿孔,横木为梁,立木为柱,上铺木板、装上栏杆形成栈道。车马悬空行走,极为壮观,这里有厚重的历史,这里有美丽的风景,欢迎大家前来游玩!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shenli1119676715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6024612.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