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武魂

家乡区县: 山东省郓城县

一部《水浒传》使宋江名扬天下,一首“好汉歌”唱遍大江南北;看水浒,众多豪杰居于此;听好汉歌,热情沸腾。你想知道水浒的发源地么?你想了解更多的水浒英雄么?在这里,亲爱的,你可以看到“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这不是虚传,这是郓城儿女的武魂!

山东郓城是中华武术的发祥地之一。北宋时期的郓城,宋江在此建了一座占地三亩半的青砖武馆,十八兵器样样俱全,天下各派武林英雄会聚于此,相互交流,比武打擂。各路拳派不断地落入郓城,使郓城县出现了拳种繁多,流派林立的局面,仅拳种就有孙膑拳、水浒拳、炮拳、黑虎拳、掌洪拳、梅花拳、少林长拳、阴阳拳、二红拳、佛汉拳、太极拳、形意拳等近二十个,套路一百多种。崇文尚武,拜师学艺成为当地民间的一大风俗。身在家乡外的我,在回想郓城这项拜师学艺的场面时,内心更是无比激扬,它是郓城特有的民俗,更是郓城武魂的传播!

当年,宋江集结36名身怀绝技的武林志士聚众起义,这与他前期以武会友,广交天下武林豪杰是分不开的,不然,就不会“一时震撼京师”。据考证,“水浒拳”就是宋江众义士练兵作战中创造出来的。至今在大洪拳中,还保留着“钩镰枪”、“双斧”、“方天画戟”等套路,并保留着“李逵拽旗”、“宋江穿靴”等武术动作术语。众多武学奇技,居于郓城!

尽管英雄已折戟,时代已变迁,但崇文尚武之风浓郁,民间习武之气盛行依然是郓城的一大特色。

不论男女老幼,人人练武。小在三岁就开始习武,大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小儿习武是磨练意志,老人习武是锻炼体魄,青年人比武则是切磋武艺。父亲传儿子,儿子传孙子,世世代代如此延续。现在如果你想学的话,女性也是可以的。作为一个“女汉子”,小刁更是跟着自己的父亲学会擒拿手、甩龙鞭、使用武棍等。父亲说,女孩学武,在于磨练意志,学会自爱,懂得保护自己。当然,小刁自己一般是透露自己会武术哦,在这里沾沾自喜一下。学武,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而不是以武欺人。这就是尽管水浒故里拳门遍地,英雄后裔侠肝义胆,但在街上很少看到打架的。如果两个人发生了磨擦,产生了矛盾,调和无效,在即将出手的一刹,双方同时抱拳相问:哪个拳门?师傅何人?几代传人?哈哈!这一抱拳相问,就化干戈为玉帛。师叔、师侄,师兄、师弟,晚辈向长辈施礼道歉,长辈夸晚辈没有忘记拳门的戒约。互相切磋,武术之精魂。

实际上,练武术的都讲究武德,像以善为本,以义为根,不能以强欺弱,恃技杀财等等。如果谁丧失了武德,以强欺弱,在外面与别人打架了,众人都会嘲笑他,并指责其是一个不懂事的半吊子。但,路见不平、拨刀相互、见义勇为则是郓城武林界共同提倡的美德。

1985年,宋江武校于郓城建成,现名为宋江武术院。宋江武校自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武术比赛,先后夺得金银铜牌一千多枚。1997年的山东省跆拳道比赛设将金牌16枚,宋江武校代表队奋力搏击,夺走金牌12枚。1999年,宋江武校散打队在山东省锦标赛中获六连冠,拳打队获三连冠。这个学校还多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性比赛,而且每次都获取前三名的成绩。近两年,宋江武校还培养出了全国散打王争霸赛夺冠的邵金宝、张永健、树怀清;亚洲散打锦标赛冠军王晓庆;第六届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折金的袁新东、康永刚等多名武林高手。来郓城,来对了!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而水浒英雄故乡的武术又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感到惊奇,并由此加深了学文崇武的渴望。来郓城学武术,您,学到的不仅仅是武术!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刁胜男

刁胜男的微博

刁胜男的博客

刁 胜 男(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