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历史(5)

家乡区县: 青岛平度市

明清易代之际,胶东半岛所受战乱之祸与金末、元末相比要轻、时间要短。

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稳定,

登莱两府的经济、

文化也较快地恢复发展起来。

可是

平度州却因明末连遭登州叛军孔有德和清兵的两次屠戮,

所受涂炭比相邻州县要

重。一个地处偏僻的州县,大伤元气之后,其恢复发展的速度,无法和政治中心

(如掖县)、军事重镇(如胶州)、交通要冲(如潍县)相比。落后之势一旦形

成,

若无特殊的优越条件之助,

在那闭关锁国、

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的时代,

要想赶上,则几无可能。于是在号称‚康乾盛世‛的一个半世纪里,平度成了莱

州府

‚七属‛

中经济文化发展最慢的一个州县,

科举功名跌落到前所未有的低谷。

除了人祸外,

天灾也是阻碍平度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依照当时的科技

条件,

人们对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

而一旦天灾降临,

对平度社会各方

面的打击是巨大的。

实际上,

倘论平度的自然条件,

自从隋唐的胶水县基本划定了以后的县级辖

境,就算不上是优越的了。因为除了垦殖历史已久的胶东、即墨、卢乡故城周围

等局部地区较为肥沃,大部分土地瘠薄,山地易旱、洼地易涝。尤其是占耕地半

数的平度西南部,大雨大涝,小雨小涝,无雨则旱,产量很低。当时有一首民谣

是这样唱的:‚平度州,十年九不收,下场饱犁雨,吃顿蛤蟆肉‛。再加上经过

‚康乾盛世‛的休养生息,人口爆炸性地增长,到道光初年,平度州人口达到了

七八十万。在当时封闭守旧的社会制度下,以近于原始的粗放耕作技术,靠

300

万亩薄地养活全州七八十万人口,已接近极限。据道光《平度州志》记载,明宪

宗成化十七年(公元

1481

年),平度出现‚大饥荒,人相食‛;明神宗万历十

四年(公元

1586

年),‚大水平地三尺,田地淹没,房屋倒塌‛;明崇祯十三

年(公元

1640

年)

‚大旱,蝗灾‛;道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连续

4

年‚大

水‛、‚大旱‛,许多田亩绝产,不得不缓征赋税,‚收养弃儿三百四十名养于

城北龙王庙‛;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

年)‚地震,大疫流行‛。频频降临的

自然大灾,使平度大地上出现了‚饿殍遍野‛、‚村无炊烟‛、土地庙‚报庙‛

排队挨号的悲惨景象。而一俟有点安定局面,赶快发展生产,还未等恢复元气,

新一轮战乱、灾害又发生了,平度社会又跌落进天灾人祸的深渊,谈何发展?

五、愚昧无知的闭关锁国政策,迟滞了平度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清朝建立以后,平度境内长达

200

年‚无兵事‛,被称为‚桴鼓不惊,民生

安业‛。但平度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灿烂既是在‚康乾盛世‛里也未重现,而

是相对地沉寂了。究其原因,是愚昧无知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平度居于这‚天

朝上国‛一隅,

‚舟车商贾之所不至,冠盖仆马之所弗经‛,经济文化长期处于

发展极其缓慢之中。

在愚民政策统治下,

芸芸众生们爱唱一首

‚交上公粮不怕官,

孝敬父母不怕天‛的喜歌,幻想的是一种回到‚羲皇上人‛时代的远古生活。直

到历史进入了近代,

西方侵略者用大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大门,

这种幻梦

才被惊醒,而平度的振兴,却还需要几代先觉先行者付出极大的努力始能完成。

六、唐宋明时期发展微露曙光,齐国之风重新抬头,然未能持久,平度再

落沟壑

唐宋逢盛世、平度亦繁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兵戈停息,社会经济发展。

仁寿末年,‚仓廪实,二十年天下无事‛,俨然一派‚物阜民康‛的景象。到了

唐朝贞观至开元这

100

多年里,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

时的胶水县虽已不是半岛上的重镇,但人口也有

??

二三万,跟汉朝相比差不多。

平度的科举文化也有一定发展,

出了一门俊杰,

两代忠烈的进士蒋钦绪、

蒋清等

父子三人,新旧《唐书》、《资治通鉴》都写了他们的事迹。

宋朝的繁荣程度已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证明。在这个朝代里,胶水

县没有发生社会动乱,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据《宋史〃地理志》记载,胶水

为‚望‛县,即上等县,人口最盛时达到十五六万。胶水县成了胶东半岛人文荟

萃的名地。宋真宗时出了个状元蔡齐,位至参知政事(副宰相),状元受‚七驺

传呼‛

之荣,

即自蔡齐始。

蔡齐死后,

欧阳修为其立传,

范仲淹为其写了墓志铭。

其侄蔡延庆才兼文武,

《宋史》有‚蔡延庆传‛,曾任成都府兼兵马都衿辖,成

为镇守西南边区首任兼管文武的最高长官。

金元时,

登莱多出武将,

文化重又滑

落。如胶水崔氏有‚将军世家‛之称,而以崔澍尤为有名,其曾组织领导了击杀

元朝奸相阿合马的斗争。现今平度店子镇尚有‚元昭武将军崔世荣神道碑‛,记

述了崔澍的事迹。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

1385

年),胶水侯庸以国子生身份应试,考中进士第

二十二名,

宣告了莱州地区自金元以来文化衰落的终结。

此后,

莱州府开始了科

举功名蒸蒸日上、文化名人辈出的新时期。官廉、官贤兄弟均中进士,傅汉臣进

士中第,曾任御使、巡按,是明朝中央最早主张推行‚一条鞭法‛的代表人物之

一。

然而,不管是盛唐、强宋,还是大明,平度的振兴都未能持久,而是随着朝

代的更替,政策的改变,天灾人祸的发生,周而复始地又落后了。

李家沽村作为沧海一栗,

历史上很难留下详细地记载。

或许当地的族谱里有,

但外面的人很难知道。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qq 109487216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新浪微博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腾讯微博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微信号 1091487216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付晓娟的博客

@ http://www.wutongzi.com/

@http://weibo.com/wutongzicom

沐夕(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