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汲取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教训,叶县人立足于实,立足于早,立足于效,立足于好,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品质,在资源开发的初始阶段,大力发展链式产业和循环经济,实施产业转型,探索深度开发、多业并举、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叶县的“盐经”值得我们深思量、细品味:必须牢牢把握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高起点谋划,前瞻性布局,注重科技创新,拉长产业链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我省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唯有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由细微入手,从现在做起,调结构促转型,找准突破口,才能棋高一着赢先机,先人一步领风骚。
叶县产盐,盐田面积400平方公里、储量3300亿吨,被国家专门机构命名为“中国岩盐之都”。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特大盐田后,叶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制盐和盐化工的产业格局。虽称“岩盐之都”,但产业层次、集中度、技术装备和品牌效应等,与“都”相差甚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