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上马石,过往的历史。

家乡区县: 咸阳兴平市

上马石:古代的大户人家,在宅门前常设置两块巨石,从侧面看巨石是┗形,是一个具备有两步台阶(有的是三步,以两步居多)的石头。第一步台阶高约30厘米,第二步台阶高约60厘米。石重一千公斤。通常多为青石或花岗石,不加雕琢,也有白色大理石,并经精细雕琢的。   这两块石头,作用极大,一是显示主人的等级,因为马、驴、骡是旧时代步的主要工具之一,加之清代满蒙等民族有骑马狩猎的祖习,清代朝廷规定:满洲官员出门,无论文武,均需乘马,以不忘先祖遗风,清官员有“前引”,“后从”的定例,即主人外出时,奴才和仆从也要骑马,前呼后拥地跟随,即使后来主人们乘车、乘轿,仆人也要骑马左右跟随。


在兴平市阜寨村西门外,有一块大石,当地人称“上马石”,上马石躺在这里,已经两千多年了,大石上面有一个深深的脚印,脚印前边有“窝窝儿”,这窝窝儿据说是枪扎的。它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楚汉相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项羽入据关中后,把关中地区分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其中雍王章邯驻军废丘,即现在的南佐村,由于城池坚固,防守森严,汉将韩信把个废丘城团团围定,一连数月,久攻不下。于是,韩信同帐下诸将商定:强攻不得,须当智取。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韩信命令上万士兵人衔枪,马噤声,悄悄地在废丘西北方向不远处铺了八里长的芦席,在芦席上倒满豌豆,所有士兵人人手持簸箕待命。三更时分,一声令下,兵士们一齐用簸箕撮起豌豆,双手举过头顶,向席上倒淌下去,发出哗哗的响声。倒下去的,又撮起来,撮起来的,又倒下去,人多响声大,好家伙,那简直是山呼海啸的一般。这时废丘城外喊声大作:洪水下来了,洪水下来了!守军从睡梦中惊醒,全城一片混乱,人人惊慌失措,个个夺门而出,暗夜里,慌乱中,章邯飞身上马,一手倒提金枪,一手扬鞭策马,向城外东南方向仓皇逃窜,逃出三里地,在阜寨村西门口的一块石头下,马失前蹄,章邯落马。他一个翻身,一脚踩在大石上,准备上马的时候,方才醒悟过来,没有什么大水呀!这时,他手柱金枪,足踏大石,回首西北方,夜风从废丘城头送来了汉军的欢呼声和歌唱声。章邯方知中计。等到他收拾身边十几个残兵败将,重返城下时,火光中城头一面“汉”字大旗正在迎风招展,只听一声炮响,城上乱箭齐发,一箭正中章邯头上盔缨,惊得座下战马狂奔而去。汉军就这样不动一刀一枪,不折一兵一卒,牢牢地占据了废丘城。
从此,阜寨村西门口的大石上,就留下了章邯的脚印,那个窝窝儿就是章邯手柱金枪时扎下的。这块大石也就被后人称为“上马石。”从那时起,南佐村西南上的那个村庄便被叫做八里席,它就是今天的兴平市庄头乡八里村。
我是李肖,我为兴平市代言!
李肖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muzixiao
李肖的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514648204
李肖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5326280.html
中国兴平网:http://www.snxingping.gov.cn/
兴平档案信息网:http://www.xpdaj.cn/Article/

muzixiao(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