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元宵节,街道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有栩栩如生的泥塑,有竹木搭造高高耸立的花塔,有五光十色的花桥,有浩浩荡荡的大游行。其中飘色、泥塑、花桥就是被称为梅录元宵“吴川三绝”。
所谓的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其这些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每一台飘色都有其内容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而一板飘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一出精彩的特写镜头,一般由2至6岁左右的儿童上板乔装打扮。
吴川的花桥始于明代。它横跨河流两岸,桥上面高盖布棚,挂满五光十色的灯笼、彩旗、彩带、气球;桥两侧各种鲜花争奇斗妍,诗画琳琅;夜色的花桥,彩灯闪烁,极为壮丽。
吴川泥塑源于唐代。泥塑人物造形千姿百态,逼真动人。吴川民间雕塑园是我国首间民间雕塑园,园内已塑造一批泥塑艺术品,供游人欣赏。
吴川市不仅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羽绒之乡”、“中国塑料鞋之乡”、“中国月饼之乡”。民俗文化特别是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就连中央电视台四套《远方的家•沿海行》栏目组吸引着他们前来采访,当时还引来了数以万计的市民前来参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