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东与新兴港城日照市相邻,紧靠岚山港,南与江 省连云港市接壤,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毗邻,北与日照市莒县相接。县人民政府驻十字路街道。
莒南县跨胶南地体和沂沭断裂带。亚洲东部著名的郯(城)庐(江)巨型断裂带呈北北东向通过县境西部。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分支断裂昌邑--大店断裂,将县境地分为两部分:断裂带以东为“胶南地体”,它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带,地体的基底结晶岩系为元古界胶南群;断裂以西为“沂沭断裂带”。上述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莒南县属鲁东南丘陵区,为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全县平均海拔高度200米,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山,海拔高度662.2米;最低 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米。县境地貌以大店、十字路至相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低山丘陵区,西部平原区。大致分为低山丘陵区、剥蚀丘陵区、岭下平地和洪积--冲积平原区四种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其它类型地貌分布面积较小。低山丘陵区县境十字路至厉家寨以北,大店至十字路以东的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朱芦、厉家寨、文疃、柳沟、涝坡、陡山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大店、十字路、筵宾、坊前、相邸、相沟及洙边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上、坡度大于8°的低山丘陵区约为526-7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40%。其特点为北部山峻坡陡,沟深谷狭,岩石裸露,土层较薄;东及东南部山低岭缓,土层较厚。
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和东南部,局部分布于西北部,相邸、坊前、坪上、团林、壮岗、演马、洙边、相沟、官坊、王家沟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剥蚀丘陵区。境内海拔高度低于100米,坡度低于3°至5°的剥蚀丘陵区约526-61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35%。该区特点为丘低坡缓,阜岗浑圆,沟宽谷阔,起伏如波,十字路至坪上间的“九岭十八坡”即为这种地貌的典型特征。该类地貌基岩的风化剥蚀程度严重。基岩类型主要以胶南群变质岩系为主,其次为泰山群变质岩,部分地段为燕山期花岗岩类和白垩系陆相碎屑岩、红色砂砾岩。基岩之上形成厚风化壳。地表多被残坡土覆盖,土层较厚,以白浆化棕壤为主,县内多垦为耕地。
岭下平地县境东部的山前平地、岭间平地及沿河谷地,为岭下平地区,多与低山丘陵和剥蚀丘陵相间分布。特点为谷宽而平,地块大,阶差小。成土母质为洪积物、冲积物及残坡物。土壤类型为潮棕壤、河潮土、水稻土,局部为白浆化棕壤,是县内粮油耕作区。
境内山脉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由莒县长城岭岭脉和万松山脉延伸而来。分为六条山脉,按大小排列,依次为·山山脉、黄山山脉、望海楼山脉、五龙山脉、甲子山脉、石杭山脉,共有大小山头517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