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大同区位于我省西部旱区,土壤沙化,盐碱化严重,面对发展传统农业受限、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大同区委区政府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发展农业,按照“设施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定位,突出抓基地、抓品牌、抓市场,推动棚室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全力以赴打造“北方寿光”,在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建棚室1.8万栋,其中暖棚1574栋、冷棚1.64万栋;棚室果蔬产量6.3万吨,增加值2.6亿元,用不足5%的土地,创造了25%的农业增加值和1/4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成为我省西部最大的棚室果蔬生产基地。 一、组织引导,政策驱动,铺就农民“致富路” 大同区将棚室经济作为富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坚持高标准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开展典型引路,调动农户积极性,引领农户加快致富奔小康。一是科学规划先行。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建成满足大庆需求、辐射东北区域的“菜园子”,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果蔬加工原料供应基地的发展定位,规划出1/3土地发展棚室经济,计划到2015年建成棚室12万栋,农民户均拥有棚室3栋。重点规划建设萨大路两侧万亩棚室果蔬产业带1个,大广路、安民路、大肇东路、同昌路两侧千亩棚室果蔬产业带4个,棚室数量不低于2000栋的旅游观光采摘基地6个,棚室数量不低于500栋的专业生产区200个。截至目前建成各类棚室1.8万栋,各产业带、基地和生产区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良好发展态势,祝三乡的香瓜、无籽西瓜,高台子镇的草莓、航天蔬菜,八井子乡的提子、油桃等品业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