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简介

家乡区县: 湖北省钟祥市

钟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由荆门市代管辖。是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钟祥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之一。钟祥位于汉水中游,江汉平原北部。跨东经112 07-113 00,北纬30 42-31 36。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平原、丘陵兼有,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961毫米。主要的农产品有稻谷、小麦、棉花、芝麻等。钟祥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磷矿石、累托石、硫铁矿、铝、硅、重晶石等6类27种,尤其磷矿石储量居全国第二。


它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 有文字记载历史长达2700多年,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明朝是全国三大名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发迹于此;境内文物众多,构筑了明代全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显陵和气势恢宏的明代建筑群,有“大地博物馆"美称,明显陵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国家级大口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特别是黄仙洞2万多平方米的卡斯特地貌为世界罕见。

 历史沿革
钟祥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7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钟祥为楚别邑,称郊郢,系楚国陪都。西汉初置县,三国时属吴,称石城。自西晋至清末1600多年间,钟祥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因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于此,御赐县名为“钟祥”,取“钟聚祥瑞”之意。明嘉靖十年
钟祥
(公元1531年),御置承天府,是当时全国三大名府(顺天府——今北京、应天府——今南京、承天府——今钟祥)之一,盛极一时,曾是江汉、湖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名仍为钟祥,属荆州行署管辖,1992年5月撤县设市。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钟祥划归荆门市代管。2003年6月,钟祥市成为湖北省第一批扩权市县,2007年01月被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定位为发展省辖市。
钟祥,这颗镶嵌在江汉平原上的明珠,有着广袤肥沃的土地和优越的地理区位。历代先民的创造,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产生和传承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普查表明,钟祥市境内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近千处,馆藏文物万余件。在这些遗存中,其一脉相承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楚文化内涵、浓郁的明代文化色彩和绚丽多姿的文物景观,尤为世人所瞩目,钟祥由此被誉为“大地博物馆”。一九九四年,钟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一脉相承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依稀可见距今5000多年前钟祥先民艰难创物的辛劳身影。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距钟祥市区十公里的九里乡边畈村发现了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边畈遗址。经北京大学考古学实验室测定,边畈遗址一期的碳十四年代距今5900年,为此考古学家撰文指出:“边畈文化的发现,不仅揭开了钟祥乃至整个江汉平原北部6000年前的历史,而且预示着该地区还有更为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尧舜时期,钟祥已有石城墉基——天成石壁;春秋战国时期,城池开始营造,为楚别邑;西汉时置郢县,东汉时设竟陵郡,依山垒石筑成方城,名曰石城;三国时吴于此置牙门戍;西晋时羊祜于此置石城戍;刘宋时置苌寿县。此后直到明朝的1300余年中,钟祥或为郡、县,或为州、府,从末间断,其沿革传承,自明朝嘉靖十年(1513)称钟祥至今已480多年。
多年的文物考古调查表明,钟祥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现已发现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近千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6处。在市博物馆万余件石器、陶器、瓷器、铜器和书画等藏品以及遍布于全市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遗存中,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就是历史悠远和各时代文化特征明显且前后承接脉络清晰。由此可见,钟祥历史文化的源流几乎和人类的发展史一样久远。
满天星斗,楚文化重要发祥地
推开钟祥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大门,清新而浪漫的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楚文化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钟祥这片沃土,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三百零五篇中,就有十数篇如《关睢》、《汉广》等充满楚国意绪的诗文和钟祥有着密切的联系。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曰:“惟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雄峙钟祥郢中的兰台,既是楚王与群臣设计国事之处,又为楚王与文人兴会抒怀之地。兰台培育了楚文化的两代文豪——屈原、宋玉,在屈原的辞赋著作中,竟有三十多个“兰”字。楚襄王在郢中称王理政期间,常与著名楚辞文学家宋玉谈笑于兰台之宫,宋玉借物讽谏而产生了著名的《风赋》和《对楚王问》等名作佳篇,因此才有了“雄风”、“怨秋”的典故和《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名曲传世,精彩绝艳的屈宋骚体、楚辞赋之文风也由此而生。
古《乐府》诗云:“冉冉水上云,曾听屈宋鸣,涓涓水中月,曾照莫愁行。”郢中城西的汉水岸边,有驰名千载的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的故乡——莫愁村。且歌且舞的莫愁女将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入歌传唱,把楚国的歌舞艺术推向高峰,并播洒民间。
钟祥郢中地区现存的古兰台、子胥台和白雪楼、听雪楼、宋玉井、阳春白雪碑、莫愁渡、莫愁村等楚踪遗迹,如满天星斗,在楚文化蔚蓝色的天幕上熠熠生辉。
都市气派,明代文化色彩浓厚
人杰地灵的钟祥,在明代中晚叶又成为君临中国四十五年的嘉靖皇帝的兴都(即兴王都城),钟祥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明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嗣位,按照明室“兄终弟及”的祖训,出生于兴都王府的朱厚熜得以堂弟身份离开家乡钟祥进京登极,次年改元嘉靖,是为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明世宗以“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赐名家乡“钟祥”,升钟祥为承天府,与顺天府北京、应天府南京并为全国三大直辖府,为江汉、湖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盛极一时。嘉靖帝在位的近半个世纪内,钟祥兴建了辉煌的宫殿和奢华的皇陵。至今,这里的明显陵、元佑宫、兴王宫等一批明代宫苑陵寝建筑群,仍显示着皇家的帝王气派,与郢中明建规制的城区街衢、深居民宅交相辉映,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中,焕发出灼灼的神采。
宏大的土建规模和鲜亮的明代风格,加之民间有关嘉靖皇帝出生、进京登极和道教故事的神秘传说所形成的影响,无不在人们的心灵涂染上一层浓烈的明代文化色彩。走进钟祥,便可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明代遗风。
 群贤毕至,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白居易登郢州白雪楼》)。钟祥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绵延深厚的文化积淀,逐渐物化为处处瑰丽的人文景观,其中著名的有楚武王伐隋而卒的满木山、顷襄王披襟当风的古兰台、伍子胥复仇屯兵的子胥台、莫愁女泛舟行歌的莫愁湖、白居易登高行吟的白雪楼、梅福炼丹的升仙桥、关公鏖兵的涮马滩、铁马叮咚的文风塔、金碧辉煌的元佑宫等“三台十八景”和阳春烟树、白雪晴岚、子胥振彩、龙山晓钟等“二十四奇胜”,这些独具魅力的江山形胜,吸引着历代才子佳人。自唐宋以降,文人墨客慕钟祥之名纷至沓来,史载,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韩愈、李商隐、皮日休、欧阳修、王安石、郑板桥、毛会建等,赴郢中游览咏赞者不下百人,他们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和珍贵的书画墨宝,并由此发生而形成的人文景观,如“浩然亭”、“听雪楼”等,不仅把名城钟祥装点得如诗画般美妙,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钟祥历史文化的内涵,使钟祥文化流泻出高雅典丽的迷人风采。
钟祥不仅有灿若繁星的人文景观,而且自然景观也是绚丽多彩,旅游资源独领风骚。客店自然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茂密,温泉遍布,溶洞众多。其中黄仙洞史载为道家祖师黄石公修炼之洞,以大、奇、美、绝闻名遐迩,洞中近2万平方米的“云盆”(喀斯特地貌)奇观,为世界溶洞所罕见。云台观自然风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奇峰处处,林涛莽莽,溪流淙淙,鸟语花香,云台观、嵩门寺、白鹿寺、弥陀寺、龙泉庵与鸣梵音,鹰子洞、乌龙洞、柳门口瀑布共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游不思归。温峡游览区,以温峡水库为主体,偌大的水面上岛屿簇簇,似珠落玉盘,水光山色,风景如画,辅以陈湾、汤林两处温泉,是理想的避暑静养胜地。
历史的积淀,先民们巧夺天工之创作,上天的厚赐,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造物,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名城钟祥,是一首深邃隽永的诗,是一杯浓郁醉人的酒,更是一幅催人奋进的历史长卷。
 城市建设
钟祥市自1992年撤县建市以来,以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先后投资4.6亿元,修建城市道路25条,全长36公里,城市道路铺装率达到98%,城市道路总面积25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18平方米;完成了城区水厂二期、三期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达10.5万吨,城市供水普及率、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新建、改建排水管网30条全长44公里,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到4公里/平方公里;修建高标准水冲式公厕30座,兴建垃圾处理厂和粪便处理厂各1 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兴建了南湖公园、宫塘公园,修建花坛468个,绿化植树60万株,城市绿化率达40%,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1平方米;城区现有各种公交车辆226台,开通营运线路6条,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6台。
目前,钟祥市城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5年钟祥市郢中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近2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5%。2005年钟祥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并连续第二次夺得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一个整体功能明显增强的明星城市正在江汉平原崛起。
2009年是钟祥市城乡建设任务最重、投入最大的一年,也是钟祥市城乡建设管理活动最多、亮点纷呈的一年。钟祥市确立了打造“山水名城、休闲之都,湖北最美丽城市”的战略定位,高标准修编了《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形成了“一江两湖四大新区”的发展新格局。完成了35平方公里的钟祥经济开发区、15平方公里的磷化循环产业园和20平方公里的明显陵风景区规划,搭建了三大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优势平台,以创建“楚天杯”、“园林城市”为抓手,完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45亿元,同比增长51%,创历史新高。刷黑城市主干道10公里,新改建城市道路23.8万平方米、排水管网2.2万米,硬化背街小巷道路3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用户3000户。新博物馆、体育馆、殡仪馆和南出口、承天西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启动并顺利实施,主街道临街建筑、莫愁湖和承天大道、莫愁大道等主干道全面亮化。按照中等城市的发展要求,2010年钟祥市规划构建了“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城市发展框架,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努力推动全市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矿产资源
钟祥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6类27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1/6,占全省的1/4。主要有磷矿石、累托石、矿泉水、硫铁矿、石灰岩、耐火粘土、滑石、大理石、煤、重晶石、白云石、金刚石、砂金等。其中磷矿石储量达5.36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开采量居全国第一位,素有“中原磷都”之称。境内有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亚洲最大的磷化工企业——投资近30亿元的大峪口矿肥结合工程,是国家磷化工基地。在石油钻探和航天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累托石矿,全世界仅发现40多处,有开采价值的仅3处,其中尤以钟祥磷矿镇境内储量多、开采利用价值大,储量达20亿吨,为全省之冠。矿泉水主要分布在长滩、客店、长寿等乡镇,目前正在开发利用。发展磷化工业、精细化工、建筑建材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且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
 

张越诗(2014-10-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