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主要产于会稽山区。嵊州是全国仅有的3个“中国香榧之乡”之一。据史料记载,嵊州香榧人工栽培历史已达到1300多年,食其果的历史更加久远,早在南宋时期就有盛产香榧的记载,清朝时期曾作为朝廷贡品。
嵊州香榧
为加快香榧产业发展,嵊州市委、市政府在2001年出台了《关于扶持效益农业和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山区乡镇发展香榧基地和香榧嫁接。六年来共落实财政补助资金826万元,发展香榧7万多亩,嫁接香榧100多万株,我市香榧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香榧种植面积8.1万亩,其中盛产面积6500亩,有百年以上香榧古树近3万株,拥有谷来镇“山珍”、“山森”、通源乡“白玉尖”、竹溪乡“越山”、雅璜乡“雅璜”、长乐镇“昆山”等6个面积达2万多亩的省级森林食品基地,拥有雅璜、谷来、通源等3个面积1.1万亩的绍兴市级香榧自然保护小区。
为提高香榧产业的科技含量,嵊州市人民政府还聘请浙江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戴文圣教授担任产业顾问,开展了生态优质香榧生产的科技研究,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制订了嵊州市香榧生产技术标准。同时,充分发挥市林业局香榧大师等农技人员的作用,依托“农技110”、农民信箱、林业信息网等平台,积极推广香榧嫁接、遮荫、雄榧培育等实用技术,2006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培训1500多人次,发放1万多份(条)技术资料。
通过实施无公害管理,嵊州香榧的品质不断提升,在省内外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杭州、宁波等,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目前,全市已有一定规模的香榧生产企业5家,其中绍兴市级龙头企业1家(山珍食品)。拥有“山珍”、“山森”、“白玉尖”、“才兴”、“谷来”等有一定知名度的香榧品牌20多个,其中“山森”、“山珍”、“白玉尖”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山珍”、“山森”牌香榧还多次在浙江农业博览会上金银奖,并成为绍兴市著名商标。
迅速壮大的香榧产业,为嵊州更多的山村铺就一条兴林富民之路。2006年全市香榧干果产量370吨,香榧总产值达7000万元,其中谷来镇袁郭岭村香榧干果产量超过50吨,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8000元,最多的一户农户收入达8万多元。目前,谷来镇已依托香榧产业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兴林富民示范乡镇,谷来镇袁郭岭村、通源乡松明培村、竹溪乡郑家坞村、谷来镇榆树等村也先后成为浙江省、绍兴市兴林富民示范村。香榧产业已成为嵊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成为我市山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
2007年香榧产量有所减少,全市干果产量31万公斤,由于香榧价格比去年大幅上升,香榧产值比去年增加约10%达770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去冬今春还完成香榧嫁接50多万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