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昨,烽烟几何,岁月同在,泪泣无声,云海寂寂穿苍穹,皓月荡荡向天问,一袭萧风逝东去,唯有笑声洒人间。
马季,1934年生于北京,原名马树槐,祖籍天津宝坻。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著名相声大师和表演艺术家,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师从侯宝林边学习边表演,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生面,其中以《登山英雄赞》、《画像》和《找舅舅》等节目影响为大。
之后马季的创作和表演趋于全面,创作演出了对口相声如《友谊颂》、《舞台风雷》、《多层饭店》、《五官争功》等。曾出版《马季相声选》和《相声艺术漫谈》。
曾出版相声选《登山英雄赞》,相声作品《打电话》、《画像》和《新桃花源记》等先后拍成电影。
工作简历:少年时在上海为学徒工。新中国建立后在北京新华书店工作,业余表演相声。1956年调中央广播说唱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曲协常务理事,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团长等职。是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相声演员。
作品:曾出版相声选《登山英雄赞》,相声作品《打电话》、《画像》及《新桃花源记》等作品先后被拍成电影。
鉴于马季对中国新时期相声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曲艺家协会拟授予马季先生“人民曲艺家”称号。
马季作品完全拥有超越时代的独立价值,他的幽默方式嫁接在任何题材上都可以成活。就让他去相声艺术的陵园当守护人吧,没有人敢去那里磨灭他的名字。
马季先生最后的几个月可能并不好过,功成名就的老艺人绝对无法忍受某些媒体的挑剔和不敬。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无情,人们把娱乐化时代的泛冷嘲主义献给一门早已走下神坛的艺术,用名人八卦、圈内黑幕或者反宏大叙事话语来否定历史和现实中的相声。马季的晚年是在各种看不惯的被看不惯中走进沉默,避居京郊以书法养性。
马季于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25在家中因心脏病,经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天通苑分院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