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古老的家乡“张村镇”位于亳州市利辛县西北部,西与太和县苗老集镇毗连,北与涡阳县高公镇、店集镇接壤,南滨西淝河,接孙集,汝集镇,省道阜(阳)、界(首)凤(台)公路、S202、S308线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捷,为利辛县三大建制镇之一。辖村委会30个,总面积108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张村铺,距利辛县城27公里。张村铺为一古镇,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文州,治鲁丘堡,并置药城县为州治。四年(621),废州,改药城县为文城县,以故州治为名。七年(624)撤,并入城父县,故治位今安徽利辛县西张村铺集西高处。张村镇故又名鲁丘堡,文州。
“张村”(文州)历史悠久,庙很多,有关帝庙、火神庙、中阁庙、大寺庙、东岳庙、尼姑庵、奶奶庙等等。关帝庙在登云桥(今南头大桥附近)西100米处,传说建于明朝以前,毁于1940年前后。火神庙是一座微型寺庙,位于广梁桥(三孔)西头两孔间的上方,面朝北,是雕刻在砖上的一神龛和一火神像,高约一尺二,宽约九寸,有“桥上庙,庙上桥”之说;早先广梁桥西头另有一间小庙屋,屋内挂一幅画着火神像的布画,火神像前还画着两只斑鸠,人们祭祀就在小庙屋前,小庙屋解放初期毁坏。火神庙兴建于明朝,现存的石碑记载,大清道光皇帝十九年七月曾重修广梁桥和火神庙。重修后的火神庙于1999年随广梁桥的倒塌而荡然无存。张村粮站为大寺庙旧址,大寺庙上世纪中叶被扒掉建师范学校,其南的尼姑庵、东北一里许的东岳庙,以及中阁街北头的中阁庙,小街子的奶奶庙等几乎同时被扒掉。 庙虽不复存在,但庙会却延续下来,如今已演变成物资交流大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逢会。据老人们回忆,早先每年的十月十三关帝庙逢会,关帝庙废后改成三月十五火神庙逢会,但十月十三仍有人来赶庙会,为使两个庙会日期一致,于是就改“十月十三”为“十月十五”逢会。
昔日的庙会是相当热闹的,周围几十里的人都来赶会,人山人海。会上,多有大戏、杂技、高跷、旱船、狮子、龙灯等文艺活动;烧香拜佛者更是不计其数,各庙均人潮如海,庙前烟雾缭绕,炮声不绝,香灰溢池,果供如山。平时,每逢初一、十五上庙进香者也是络绎不绝。直到现在,还常见有人来广梁桥遗址西头烧香磕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