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缸酒的由来传说丹阳城里有一家酿酒的小作坊,一家三口以酿酒为生,有一年他们采用新的酿造法做了一批酒,由于是新酒,入口生,酒味太冲,几家酒贩都试完后摇头而去了,这家人看了很无奈,又不能将其就扔掉,只要将酒放入缸内,用泥封上,继续用老法做酒。过了几年后,城内缺酒应市,酒贩上门来,这家的老父怕出丑现世,不肯将酒拿出来,还是这家媳妇聪明机灵,她讲坊内还有一些陈年的酒在缸内,于是大家一起到酒坊,去泥揭盖后,顿时酒香四起,大家试完后都说好酒,大家赶紧问如何来做的,媳妇随口讲“封缸的酒”,自此,丹阳封缸酒也由此而得名。
从前,江苏镇江一条街上有一口井,不是水井,而是一口冒酒的宝井。这口宝井神奇哩!井里的酒又醇又香,十里以外都闻得到它的香味,终日“咕噜咕噜”往上冒。所以这条街上酒店特别多,来吃酒的不要花酒钱,只要买些小菜就行了。来来往往的客商小贩每天不断,这条街也就有了名气。
传说,三国时张飞路过这儿,一下码头就闻到酒香,馋得嗓子直发痒。一打听,说这儿有口酒井,他也顾不得“将士在外不得喝酒”的军令,来了就喝酒,一口一碗,一边喝一边喊:“好酒!好酒!”一口气喝了近百碗,醉了!人瘫在泉肚里。
这事被关公知道了,很生气,气乎乎地跑来责问酒家,为什么要给他兄弟喝这么多酒。酒家说:“我们的酒是井里出的,不要钱,随便哪一位上门,都是尽喝的。”关公不信,世间会有冒酒的井?要店家带他去看看。他趴在井边往下一看,这井里的一股酒气直往上冲,他猛吸一口,浓烈的酒味冲得他直咳嗽,脸憋得通红通红。据说,关公就此变成了大红脸。
关公想:这酒不花钱,人们就会贪杯,这样不知要误了多少大事。于是,他挥起青龙堰月刀,猛的往下一劈,一下子把井劈成两半,“哗”一声,井里的酒满街横流,淌了三天三夜,成了一片酒的海洋。后来,这条街就叫“酒海街”。
酒井里淌出的酒,顺着运河流到丹阳,丹阳家家户户用勺子舀起来放在缸里,把它封起来,舍不得吃。逢年过节,才倒点出来招待亲友,这就是后来丹阳有名的封缸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