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节,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在向在烟台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汇报工作时,提出建立烟台大学的
烟台大学
构想。万里同志说:”可以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就叫烟台大学。凡是愿学本事的就来。你们烟台需要什么系就设什么系,你们烟台把这条路子闯开了,我给你们记一功“。
1984年2月19日,在烟台市委市政府向省政府写出的报告中,提出拟定烟台大学规模为3000人,总体规划占地1500亩,1984年7月建设,1985年9月招生。
1984年3月24日,山东省政府以鲁政发(1984)31号文件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建立烟台大学的请示报告》。
1984年5月24日,万里同志在人民大会堂约见张承先(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何东昌(教育部长),梁步庭(山东省长),王济夫时讲到烟台大学,说“我给你们请了一个名誉校长,就是张承先同志”。
1984年6月5日,教育部以(84)教计字088号文件批准筹建烟台大学。
1984年6月27日至30日,张承先,梁步庭在烟台东山宾馆主持召开“烟台大学筹建工作会议”,会议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山东省政府,烟台市等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约30余人。会上提出,“烟台大学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创新精神,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面向全省,全国,并对海外华侨子弟开放。应文理结合,实行教育部,山东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请教育部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支援,配备烟台大学的骨干教师,并把这所学校当成教育部抓改革的试点学校。”筹建期间,万里同志说:学校起点要高一些,快一些,不是游击队升级,而是正规军下蛋。清华,北大要长期支援。[1]
1984年11月10日,教育部以(84)教计字219号文件“同意烟台大学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
1985年9月20日,烟台大学在烟台市政府礼堂举行开学典礼。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烟台大学题写了校名。
1989年5月4日,在北京六十所高校三万余名学生参加的游行中,有烟台大学的旗帜。
1990年上半年,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六年已满,经过山东省委省政府协商,同意两校人员回京,同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
1995年,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 《升腾》雕塑[2]
1998年,学校获得硕士单位授予权。
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7年,学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依托培养单位。
2011年10月,学校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2年9月,学校进入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