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城年味

家乡区县: 福建省平潭县

引言:
春节是辛苦辗转,回家旅途上的一抹微笑;
春节是许久不见,朋友聚会时的一杯美酒;
春节是除夕之夜,和家人举杯时的欢声笑语。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民间也流传着不同的春节习俗。而我们平潭,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迎接春节的方式。

为了准备这期富有年味的《平潭面孔》,我独自带着相机走访了平潭的很多地方,记录下了很多的精彩画面,也访问了一些人,了解到他们对【春节】这一特殊节日的深刻感受。

在某超市,一位正在购物的王姓阿姨接受了访问。她表示,小时候感到最愉快的事莫过于过年了,因为过年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所以总觉得时光过得特别慢,好像年还没有过够,心里老是期盼着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然而过了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人就结婚生子了,一转眼就到了不惑之年。如今倒觉得年过得太快了,就像小猫打滚儿一样,一翻滚就是一年。于是每逢过年心里又难免有点恐慌感。她特别强调说,这种心理差距渐渐地也让她不得不承认坊间的一句老俗话——“岁月不饶人啊”。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便油然而生。于是,在春节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不管身在何方,我们都会想着回家和家人团聚。

在车站,我们看到了很多提着大包小包的人,有外出旅游的人,也有外出公干的人,但更多的是返程回家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放假回到平潭的大学生。一位家在湖北的叔叔一脸微笑地说:“我今天要回家了,很开心,我一大早就起来了。”这句朴实的话,传递出了他内心的欣喜与期待。随后,他告诉小编,由于工作繁忙,他之前的两个春节都没有回家,而是在其他时间抽空回家和亲人团聚。但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一位远在重庆读书的大二女学生也接受了我们的访问。她表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外地读书之后,才殷切地感受到平潭的好和美。早在二十天前,她就已经开始倒计时回家的天数了。而每当看到自己的朋友在空间更新有关平潭的一切时,她都非常开心。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而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杨娟娟(2014-10-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