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清晨总是显得慵懒又有点小惬意。在食堂中点一份喜欢的早点,坐在靠近电视的地方静静的等待。在CCTV-13朝闻天下的几分钟短暂的广告实践中,有一条旅游广告,满眼翠绿的湿地,白鸽,热气蒸腾的温泉和雪地上的滑雪者。短短几秒,却牵动着身在异地的我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
这里是大庆。宣传着”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全国第一大油城。也许走在如今的街道上,空气中已不再弥漫着淡淡的原油的味道,平整宽阔的公路上也鲜有油罐车轰隆隆驶过时漏出的滴滴原油,再难看到大工厂里走出身着采油服脸上油光满面的工人们。时光赋予了这个城市更多更深层次的内涵与精神,但不会抹去它昔日里崛起时的根基和力量。
石油,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一直以来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俗话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没有石油,新中国的根基将不会牢固。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国家开始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大同县附近勘探可能存在的石油资源。而巧合的是,直到新中国成立10年之际,大同县附近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为庆祝这双喜临门,这片油田以”大庆“命名。
“工业学大庆”是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的号召。毛主席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大庆这片热土上,老一辈石油工人们奋不顾身的将青春,将事业甚至于生命贡献给了新中国的石油事业。我的姥爷就是这样一位老会战。作为第一批开拓者来到大庆油田进行石油搜寻和开采,在他们之中,王进喜作为“铁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对于当年在这片油田洒下过汗水的老一辈石油工人们来说,铁人,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