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的历史

家乡区县: 晋中市 榆次区

榆次(Yuci),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就称“榆次”。秦隶太原郡。
北魏、北齐两度易名中都县。
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置并州于榆次,越三年,复迁唐明镇,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
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
1954年设榆次市,是晋中行署、晋中地区所在地。
1999年9月24日,行政区划改革,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晋中市(地级市),榆次市撤销,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榆次(Yuci),古称“魏榆”、“中都”,也被称“凤城”,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盆地,东与寿阳、和顺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榆次是晋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全区面积1328平方千米。素有“省城门户”之称,是山西省交通运输的枢纽。
榆次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称“榆次”。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1954年设榆次市。1999年9月24日,榆次市撤销,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下辖12个街道、6个镇和4个乡,计127个社区、272个行政村。区花月季,区树国槐。[1]
榆次是山西省综合指标十强县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晋商文化之乡。其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科教文化事业繁荣,各项经济指标常年居全市首位,是108综合发展廊带和全市四化发展的桥头堡和总引擎。
榆次是太榆科技创新城和太原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其战略地位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中至关重要。新时期,榆次将在都市核心区建设上赶超跨越,引领晋中的转型、升位和大发展。

萝卜(2014-10-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