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蕃
(?~1624),字元升,一作元介,号兰隅、定觉主人,乐平铺镇朱庄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科举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谕德、庶子、少詹事,官终礼部右侍郎。万历三十三年(1605)奉命出使朝鲜,与其国才士互相辩难,赋诗赠答,应对如流,且语言得体,不辱使命。以老母去世服丧,不复出仕,卒赠礼部尚书。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所作《君子林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使朝鲜稿》四卷、《纪胜诗》一卷、《落花诗》一卷、《南还杂著》一卷等。
张后觉
(1503~1580),字志仁,号弘山,茌平城北张楼村人。以岁贡生授华阴训导,会地大震,人多倾压死,上官令署县事,救灾扶伤,人胥悦服,及致仕归,士民泣送载道。提学副使邹善、东昌知府罗汝芳先后为其建愿学、见泰两书院作为讲席。以取友未广,北走京师,南游江左,务以亲贤讲学为事,门弟子日益进。凡吏于其土及道经茌平者,莫不造庐问业。其为学主静,平生不作诗,不谈禅,不事著述,行孚远近,时称弘山先生。弟子赵维新次其问答语,撰为《弘山教言》。
孟秋
(1525~1589),字子成,号我疆,茌平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昌黎知县,有善政,迁大理评事,后以职方员外郎督山海关军务。万历九年(1581)遭流言,被贬谪。归乡途中,与妻共驾一牛车,见者均为之叹息。后起为刑部主事,历尚宝少卿,万历十七年(1589)卒,年六十五岁。天启间谥清宪。著有《道脉说》、《大道吟》、《气志吟》。学术上,与洛阳孟化鲤联会讲学,以道义相砥砺,时号“二孟”。黄宗羲称二人如“冰壶秋月,两相辉映,以扶家传于不堕,可称北地联璧”。
王曰高
(?~1678),字登儒,号北山,信发街道北八里村人。顺治七年(1650)举于乡,十一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累升工科右给事中。康熙二年(1663)典试江南,取两鼎甲、五尚书、三大学士,公认其识才得人。五年(1666),燕齐江淮地震,畿辅有水旱灾,上疏请求蠲免赋税,赈济灾民。八年(1669)晋兵科左给事中,以屡有建议,深受皇帝嘉纳,擢礼科掌印,分校武闱。又连续上疏奏请恤勋臣、免浮粮、正历法、劾贪婪,皆切中时弊。居官二十年,轻资财,敦友谊;好周人之急,倾囊相赠。卒于家,遗书万余卷,著有《槐轩集》十册。
姜殿鳌
字辉銮,振兴街道北关村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 武举,三年(1823年)进士,由蓝翎侍卫授古北口守备。后奉命驻防永平、山海关、石河等处。以屡有功绩,升永镇右营都司、中营游击,委署涿州营参将、开州副将,老成练达。五年(1825年)补督标中军副将。不久,署大名镇总兵。军令严明,不扰百姓,时人勒石,颂之曰“公正慈和”。后升宣化镇挂印总兵,莅任年余,致仕归,卒于家。
张世积
博平人,“亡金诸老”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一级国宝、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清明上河图》有其亲笔题跋。北宋灭亡后,作为遗民,张世积展视此图,缅怀故国,昔日繁华今成瓦砾,感慨系之,题诗以咏:“画桥虹卧浚仪渠,两岸风烟天下无。满眼而今皆瓦砾,人犹时复得玑珠。”“繁华梦断两桥空,唯有悠悠汴水东。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
我是山东海天软件工程专修学院孙其磊(麟宇凌霄),我在参加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欢迎关注我的比赛!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sunqilei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sunsniper
我的新浪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inyulingxiao
我的梧桐子家乡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shandong/chipi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