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红安》为一部电视剧,总共35集。该剧由红安县人民政府与深圳市盛世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北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拍摄拍摄。该剧紧扣红安“两红”特色(红安是中国革命的源头和圣地、红安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注重个性,着力刻划了刘铜锣、方杠子、戴慧平、方蕾、曹丽君等一批体现红安精神的典型人物形象,艺术再现红色历史。剧本在创作过程中,成功借鉴了部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手法,故事精彩奇特。编著、导演、演员阵容强大,编剧由国家一级作家由朱苏进执笔,总导演路奇,著名影星赵文卓主演。
红安县是革命老区,红安人民在抗日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是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人属红安籍。黄安(红安的旧称)在大革命前有48万人,到1949年解放时只剩下34万人,14万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解放后,登记在册有名姓的黄安烈士有22552名。为了纪念这片曾被革命先烈鲜血浸染的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中的辉煌历程,1952年国务院决定正式将黄安更名为红安。共和国以“红”命名褒奖的县,“红安”在全国是惟一的。
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两位国家主席,6位国务院副总理,8大军区司令员,223位开国将军,140000革命烈士同一个故乡—红安
多个名人共同的故乡—红安。
2010年12月13日,室外寒风夹着细雨,红安县委附二楼二号会议室却掌声不断,世界将军文化之窗暨电视连续剧《铁血红安》项目签约仪式在这里正式举行。副县长秦新平代表县政府和深圳市盛世时代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启发签约合作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铁血红安》。
深圳市盛世时代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启发,行政总监李瑞芝、影视项目部经理、导演白地,红军文化体验基地项目部经理李胜波,香港丝路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米善龙(英文名),湖北鑫龙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新祥,红安县人民政府县长余学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田胜辉、副县长秦新平等参加了签约仪式。
2010年11月7日至8日,著名导演高希希一行3人来红安县七里坪镇、高桥镇考察。红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海涛,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余学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田胜辉,县领导李长余,以及县委宣传部、七里坪镇、高桥镇、广播电视局、旅游局、党史办负责人陪同调研,探讨在红安县兴建中国革命题材影视城的创意。
导演高希希之行,是受深圳盛世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邀请,为提高红安县“将军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做强做大红安“将军文化”品牌,打造一部高质量的“将军文化”影视作品,提升红安县的文化旅游拓展。
红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海涛说,1985年,红安县通过一篇题为《两百个将军同一故乡》的长篇通讯报道,赢得“中国第一将军县”的誉称。电视剧《亮剑》主人公的原型来源于红安籍将军王近山的形象刻画,红安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具备影视基地建设的条件,希望把红安打造成中国革命影视剧基地。
导演高希希,红安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余学武先后说,红安就像深山老林蕴藏着的丰富宝藏,渴望有高知绰见的影视剧导演、专家,从艺术的角度,展示红安特色,升华红安精神,以构想影视城为契机,达成双赢。
饰演该剧主人公刘铜锣的赵文卓,出身于武术世家,父亲是武术教练,母亲是田径国手,8岁从师学武术,曾是哈尔滨市武术队成员,擅长剑、枪和拳术,精通太极拳,能耍三百多套拳法。1990年考进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学武术,从12岁起即获得大小奖项无数。获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冠军、全国武术冠军(1991年)和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1992年受香港导演元奎赏识进入影视圈。93年因拍摄李连杰主演的《功夫皇帝方世玉》而迅速走红。赵文卓凭借着俊朗的外形、真正的功夫、爽朗大方的男子汉气概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
银幕上,赵文卓不乏飞檐走壁、刀光剑影、舞刀弄棒的英雄侠客形象。但要穿上军装,拿起枪支、手榴弹,指挥将士征战沙场,成为亦正亦邪的聪明、狡黠、英勇、硬气的铁血将军,无疑是这位影视巨星演艺生涯的又一挑战。且看我们的赵大帅哥,是如何穿越硝烟火线、利用智慧与战术,克敌制胜、建功立业的!
敬请关注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